攻略极品(1773)
有一些,还是聂爷爷的亲身经历,外人听了,都会觉得精彩、新奇。
啪、啪啪!
聂明成懊恼的只拍脑袋。
哎呀,他真笨,怎么只想着写什么散文、诗歌,却忘了还有短篇小说这种题材?
投稿的地方也不只有报社,还有杂志社啊!
自我埋怨了好一会儿,聂明成看了看手里的杂志,忽的意识到:这杂志可不是报纸,旧报纸什么的,拿回来还能包个东西、练个大字,而杂志除了卖废品啥都干不了。
可亲爹还是花钱买了两本,为什么?
估计亲爹早就预料到自己会向他求助,也早就想好了接下来的投稿方向!
厉害!
亲爹果然像别人说的那般,走一步看三步啊。
刚才因为被迫签了一份合约,聂明成心里还有些不舒服。
但此刻,所有的埋怨、不快统统化作了敬佩和叹服!
另外,聂明成还非常的庆幸和欢喜:有这样一个能耐人帮忙指导,他的文学之路,肯定能走得更加顺畅。
也不知道是不是聂明成的心理作用,还是“聂永生”这个亲爹发挥了作用,聂明成写的第一个小故事,顺利被《故事家》录用。
聂明成的这篇文章,不是一千字的散文,而是三千字的短篇小说。
字数多了,稿费也就跟着提高了。
聂明成一次就收到了十七块钱的稿费。
看着汇款单上的金额,聂明成高兴得不能自已。
他果然能靠文学吃饭啊。
不是一锤子的买卖,而是可以长长久久的写下去。
因为,在聂明成的脑子里,这样的小故事还有成百上千个。
“一共十七块钱,给你七块,剩下的归我!”安妮利索的分好了账。
“嗯?爸,不、不对啊!”聂明成正兴奋着,恨不能立刻冲到房间里,再写上七八十个小故事。
但听到亲爹的话,顿时惊醒过来,当初他们说好的分成可是三分之一,可、可亲爹怎么把一多半都拿走了?
“哪里不对?我给你买杂志不要钱啊?”
安妮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三分之一只是我给你出主意、指导作品的费用,这可不包括买杂志等一系列的投资!”
聂明成:……
第1191章 奇葩老爸驾到(二十八)
成功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而且,每当聂明成觉得自己已经搞懂了亲爹那一套的时候,亲爹就会给他一个新的认知。
从报纸,到期刊,再到给出版社投稿。
每一个进阶,都让聂明成觉得新奇又意外。
有时候,他真想撬开亲爹的脑子,好好看一看人家里面都装了些什么。
怎么别人都想不到的事,自己亲爹就能做得这般轻松随意?
聂明成彻底对亲爹拜服了,彻底绝了撇开亲爹、自己干的想法!
就是马秀芬嫁过来后,知道了聂明成和“聂永生”的合同,虽然心疼每次被分走的三分之一,却也没有生出其他的想法。
精明如马秀芬,她更清楚“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的道理。
唉,不就是三分之一嘛,自家还能落下三分之二呢。
最关键的是,“聂永生”的花样层出不穷,总能在他们以为“也就这样”的时候,给他们全新的惊喜!
有“聂永生”出谋划策、掌握大方向,聂明成的文学之路愈发顺畅,他俨然成了这个圈子里的新晋名人!
渐渐从主动投稿,发展到了有人约稿。
稿费什么的,也是水涨船高。
待到马秀芬怀孕的时候,聂明成一个月的稿费就有七八十块钱。
这还是扣除“聂永生”的分成之后剩下的。
如果不给“聂永生”那三分之一,聂明成赚到的钱,一个月就超过一百块了。
这已经抵得上马秀芬三个月的工资了!
关键是,聂明成赚钱的同时,还不耽误家里。
别看聂明成在父母、姐姐跟前啥也不干,像个甩手掌柜般吃现成的。
可当他有了自己的小家,耳边又有漂亮能干的媳妇哄着,他不知不觉间,就学会了洗衣做饭、打扫卫生。
马秀芬不着痕迹的“调jiao”着聂明成,结婚不到一个月,家务活就都交到了聂明成手里。
起初,马秀芬只是想自己轻省,后来却惊喜的发现,聂明成还真是干家务的料。
别的不说,单是聂明成做的菜,就比马秀芬做的好吃。
或许还比不上刘爱民那个大厨,但作为家常菜,已经是相当高的水准了!
有了这个发现,别说马秀芬了,就是聂明成也来了兴致。
从小到大,他啥啥都不如五个姐姐出色,更是被人笑话“废物点心”。
处处被人否定,聂明成内心是痛苦的,他比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