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本(穿越)(291)
庞子友说:“扬州自是好,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须刺史难道不认为你出生的剑州很好吗?”
须永寿盯着庞子友看了好一会儿,又是一阵大笑:“好好好,咱们今日不说扬州,就说说那新来的长史好了,她,将来可是你的上峰。”
“须刺史亦是下官的上峰。”庞子友依旧是从到扬州第一天开始就摆出来的半死不活的样子,好似此次被贬谪对他的打击巨大,精气神都打散了一样,他有气无力地说:“同样都是下官的上峰,下官都要尊敬。”
须永寿拿起酒杯挡在嘴边,轻声说:“所以你不了解那位新来的长史?”
庞子友道:“须刺史说笑了,林长史乃女子,下官有妻有子,怎会去了解一名妙龄女郎。”
“你们可是同朝为官呐。”须永寿慢慢说道。
“须刺史,下官与您也是同朝为官,您与林长史亦是同朝为官。”庞子友说道。
“哈哈哈……”须永寿又是一阵大笑,“从庞司马来扬州的第一天,本官就觉得与你投缘,可惜……”
庞子友懒懒一笑,问道:“下官有些口渴,须刺史府上只有酒无茶吗?”
须永寿说:“若本官府上只有酒无茶呢?”
庞子友站起来,朝须永寿潦草一拱手:“下官就只能回自家喝口水了,须刺史,请容下官告辞。”
他说完就转身后,须永寿盯着他的背影慢慢将杯中酒喝掉。
“庞子友此人太不知好歹了,刺史几次三番拉拢他都装傻,何必要留他。”扬州录事参军冉旭从屏风后走出。
“冉兄此言差矣,”落后冉旭一步的须永寿幕僚胡尤启道:“庞子友出身望族,轻易动不得,否则就是与始平庞氏为敌。”
冉旭是个脾气暴躁的,闻言就对胡尤启发火,嚷道:“昨日你说京城来的小娘动不得,是跟西河林氏为敌。今日你说不识相的庞氏动不得,是跟始平庞氏为敌。我就问你,有谁是我们动得,啊?!我们经营淮南多年,还怕个小娘不成?”
胡尤启平心静气说:“京城特意把个女人派下来,还驳了我们提拔的别驾,现在所有的目光都盯着那个女人,你想动她,是想让朝廷有理由借题发挥吗?”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冉旭暴躁喊:“要不是那个京城小娘,咱们经营扬州怎会这么快就暴露在皇帝眼中。皇帝这两年都派了多少人来淮南了,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这么胆小怕事,要我说,我们都卷包袱回家算了!”
“闭嘴!”须永寿被冉旭的大嗓门吵得烦了,轻斥一声。
冉旭一顿,怒气冲冲就一头冲出刺史府,把须永寿给气得,白面都变红面了。
“若非看在他去世的姐姐的面上,我是真不想管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须永寿对胡尤启抱怨道。
冉旭嫡亲的姐姐是须永寿的爱妾,因难产过世,请托须永寿照顾她唯一的弟弟,须永寿对这个爱妾还算是真爱,自然满口答应,却不想爱妾的弟弟是这么个性子,现在后悔也晚了。
胡尤启明智的不参与主家的私人话题,省得费力不讨好。
好在须永寿也只是抱怨抱怨,并不指望胡尤启说什么,转而又说起林福来。
“胡先生以为京城来的这位长史是何种人?”
“天下少有之人。”胡尤启说。
须永寿:“……”
胡尤启说:“一介女流敢向皇帝毛遂自荐,并取中制科状元,入朝便是六品,此女不简单。她在京城做的那些事在下皆让人去打听过,不得不说,怪不得皇帝宠信她。抛开立场问题,在下十分欣赏林长史。”
须永寿道:“所以……她不可能为我们所用,是吗?”
胡尤启说:“林长史今日船靠岸,主家不去码头那是您是上峰,却扣了庞司马在府上,只派个九品录事去,还不让人先安顿好就要她来刺史府见您,这么下脸面的事情,换成是您,您高兴吗?”
胡尤启在朝廷邸报下到扬州时就跟须永寿提过,对待林福,该给的脸面就要给,如今朝廷上下多少眼睛盯着扬州,林福也不是虚有其表之徒,否则皇帝缘何盯上淮南?户部与工部的那一张张表难道是作假的吗?
现在时机尚不成熟,只能让林福平平安安在扬州任满一届,然后给评个上上,把她送回京城去。
没必要去招惹皇帝的宠臣,真出了事,皇帝是信她还是信被视为眼中钉的咱们?
可惜,胡尤启嘴巴说干还是没用,林福才靠岸就给一个下马威伺候。
那林福也硬气,直接无视下马威,自己带着人走了。
须永寿佯怒:“都是冉旭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瞎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