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以农为本(穿越)(250)

作者:经年未醒 阅读记录

“查到这人是谁没有?”皇帝问。

“查到了,是燕王的人。”常云生说。

“呵……”皇帝靠向凭几,目光犹如粹着冰,“荣保不会无的放矢,看来秦汕又不太老实了。查清楚燕王怎么惹到荣保了,还有西南军的情形。”

常云生躬身应喏。

“还有,给燕王世子赏些东西。”皇帝又道:“赏什么你自己看着办。”

常云生再应,再退出殿内前,想了想,还是说了:“大家,大王下晌去了万年县,与林员外举止有些亲近。”

皇帝沉默片刻,摇头叹息一声:“罢了,荣保自己有分寸。看他郁郁寡欢的样子,朕也是不忍。”

常云生行了个礼,退出了紫宸殿。

第111章

林福突然有灵感想让国子监开农学课, 培养农学人才,但回去时并没有头一热就上疏皇帝, 此举还得仔细思量, 务必做到不上疏则以, 一旦上疏了必须要打动圣人以及朝中半数大臣, 才行。

她先去找父亲兄长们说了自己的想法。

林尊听完,沉吟道:“国子监增开一门农学, 恐支持者不会多。”

国子监学有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其中国子学的生徒为三品以上官家中子弟,太学生徒为五品以上官家中子弟,四门学生徒为七品以上官家中子弟,教授的是儒家经典。

律学、书学、算学的生徒则是八品一下官家中子弟和庶人。

这些生徒无论学的是什么, 都是想借由国子监荐送到礼部参加科举而入仕的。

周朝科举常科有进士、明经、俊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 对应国子监六学。

这加一门农学, 却没有对应的科举途径,生徒们愿不愿意学是一回事, 朝廷的财政支出也会让户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

“自打卢虎坐上户部尚书位, 问户部要钱是越来越困难了。”林尊毫不客气吐槽同僚,“前儿个为父上表圣人,要求修缮边备武库,被卢虎那老匹夫一句没钱给蹶了回来。”好气。

林福心有戚戚焉:“我也是, 将作监少匠做出新农具,我问户部要钱广大宇内屯田,也被一句没钱给蹶了回来。”

林昕也小声说:“还有, 你说的那个用矿石做透明琉璃,我已经琢磨出头绪来了,还有显微镜,也快了。我们少府监问户部要钱购置各种原料,可户部也是一句没钱,我们府监嘴巴都磨薄一层了,还在和户部磨呢。”

三人同时看向唯一没说话的人。

“……”户部度支司郎中林昉已退出群聊。

三人继续看。

林郎中继续假装不在。

“林郎中,难道你没有什么话要说?”

“我觉得,”林郎中说话了,“户部的银钱不是最要紧的,而是官宦子弟恐怕没什么人愿意学种田,国子监这课怕是开不起来。”

转折之生硬之尴尬,简直就是尬转之典范。

三人:“……”

还是让他继续退出群聊吧。

林福和父兄讨论一番,没得到什么比较乐观的建议,她考虑再三,决定先编写一本农学方面的基础教材,编好后再拿着去拜访一下国子监祭酒,讨一讨意见。

时间就在林福白日办公种田,晚上回家编教材中度过,立秋过后,春小麦要着手收割,还有南方的稻米也要准备收割了,然江南忽然传来八百里加急,大霖雨,河水泛滥冲垮堤坝,毁屋无数,庄稼颗粒无收。

朝中立刻派人前往治水,以及放粮赈灾。

太子、魏王、吴王、楚王都在争取赈灾差事,魏王争取尚好说,他遥领扬州大都督职,淮南、江南二道军备皆在他的辖制之下,江南大雨,百姓流离失所,他前去赈灾没人能说错。

吴王、楚王是赤.裸裸要给自己争取政治资本,才在赈灾一事上发力,吴王更是带头捐了米粮银钱。

太子想去赈灾就不得不说很值得玩味儿了。

他一个储君,去争取这样的事情,且不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去江南赈灾又能给他多少好处呢?

他是储君,其实并不需要以身犯险为自己争取政治资本。又因为他是储君,这样争取政治资本更不适合他,否则他将上头的君父置于何地?

皇子们努力办事,那是想让皇帝重视。太子努力办事,难道是想……

然而,在朝中还在为赈灾人选扯皮的时候,又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到皇帝御案上——淮南道滁州全焦县县令拒放粮于民,导致民乱。

皇帝暴怒,当廷便要锁拿全焦县县令及县丞一干人等斩立决,被李骥等人劝住。

“陛下,而尽当务之急,先镇民乱,再平民愤,开仓赈灾,再让监察御史查清事情因果再行判决。”李骥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