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848)

韩熠无奈只好开始处理事情,其中最复杂的就是那些读书人的情况。

因为韩熠长期不归,韩岩只能跟大家商议着取了一些读书人,剩下的都让他们回去了。

不过留下来的读书人也有数百人之众,如果都授官的话,这对于韩地现在比较脆弱的官场生态环境可能是一种破坏,毕竟都是新手,不定要出多少事情,但如果留的人数太少,韩岩又怕看走眼放走真正厉害的人,回头韩熠会不高兴。

最主要的是当初大张旗鼓招来了那么多人,最后只留下几十个人的话,也说不过去,再下次就不一定还能搞来这么多人了。

人是留下来了,但现在这些人都处在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韩岩自己看中了几个留在身边听用,可他能用到几个人呢?

幸好现在韩熠要回去了,他就直接将名单和这些人的试卷全部都让人给送了过来,那意思很明显:你自己做决定吧。

所以虽然文书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上更多的是试卷和韩岩对他们点评的评语。

韩熠一点点都看下来之后,觉得也满意也不太满意,满意是因为这些人的整体素质还不错,不满意是因为真正出挑的没几个。

不过好在,这一次李通古带着旬晟和张苍都跟了过来。

别的不说,张苍在历法这方面那是当之无愧的专家,旬晟也是家学渊源,这两个人一定要安排好。

既然要安排人,韩熠就要再一次梳理一下现在韩地的官员。

现在这些官员的各种资料其实都在他脑子里存着的,但他还是将舆图拿了出来准备对照看一下。

如今的韩地一共分十六个县,听上去好像不少的样子,可想一想这个地方到底曾经是个国家,十六个县还是少了,原本其实还有郡,但颜徵为了让韩熠能够直接统治这片土地,直接将郡给取消了,将整个韩国变成了一个郡,名字就是韩郡。

现在看来每个县都太大了一些,这些官员难免有些顾不过来,导致今年的耕地虽然比之前要多了一些,但也有限,毕竟监督不过来啊。

最主要的是很多官员因为新上任,所以县内什么地方缺水什么地方不缺也还没有摸透。

墨家巨子他们就算不休息的帮忙也要有的放矢,知道那边是什么情况才能设计出方案然后派人过去。

韩熠点了点舆图,下了一个决定——拆!

将这些县拆成比较小的县,同时分成上中下县,一边是为了腾出一些官位安置这些人,一边也是为了三级行政制度做准备,在韩熠看来郡县制还是简陋了一些。

不过不适合现在就改,所以他也只能铺垫,免得等到真正要改的时候还要从头开始来。

然后将这次通过考试,以前有治理一地经验的人放去下等县做县令,反正还有年中考核,也算是对他们的一个监督。

至于他们做不好……做不好也无所谓,这年头上中下县的分等主要靠的是人口,下等县就是人口少,土地可能会贫瘠一些,不过韩熠会尽量分的公平一些。

在拆分之前,这些人也有事情做了——去各地收集材料,除了县令那里官方记录的,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记录下来的最好也能拿回来。

当然这些也用不到这么多人,而且肯定有人不愿意去,所以韩熠也不会强迫他们。

他还有其他事情交给这些人,之前他不是说过想要开始给国民灌输爱国概念吗?是时候让这些读书人上场了,去编写一些好听好记又朗朗上口的段子就好了。

唔,这样看起来,他可以先将翰林院给建起来了,直接把这部分人都给扔到翰林院去。

顺便愿意出去采集数据的,算是实干型,这些人回来之后就可以授官,翰林院的那些要在翰林院呆着,然后满一年之后进行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依旧要回家吃自己,合格的话再授官。

这样会比那些出去的晚一年,但谁让你想偷懒呢?

实际上以后科举走上正轨之后,就不会有这样的分别了,管你是谁,都要扔到翰林院去呆着。

不过翰林院也是要分学士院和供奉院,供奉院的话就是安置那些比较有才学但不适合做官的人,比如说诗人词人之类的这种。

现在的文学发展还比较缓慢,当然也跟常年战乱有关系,等到一统天下之后,这些人就有用途了。

不,现在就有用途,他要用这些人去给颜徵吹彩虹屁。

在原书里,颜徵就是吃了舆论的亏,让那些笔杆子占据了上风,结果明明一代千古帝王,却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韩熠要从现在就开始铺垫洗脑,这方面必须重视起来。

韩熠的思维比较天马行空,基本上就是想到那里写到哪儿,他写的那些东西,估计送给韩岩看都看不懂。

云长歌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