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女王登顶路[花滑竞技](21)
人声,钢琴,吉他,大提琴,贝斯,不断混入,观众情绪不断走高,现场氛围极好。选手的状态也被调动起来,心里出现了一个念头,我可以的,试试,我必须试试。
状态太好了,信心十足,可以试试阿克塞尔三周半。
知道现在,梅叶的3A成功率还不到一半,这远远不足以拿到赛场上,一般都要练到九成把握,才会用。因为现场太容易出错了,陌生的冰场,观众的目光,紧张的情绪,会让选手的成功率生生再往下掉一半。
转三,反向蹬冰,右腿一挥,向前跳跃!
一,二,三,三圈半!
足周,落地!
啊,可惜浮足触冰。
成功了,虽然不完美。
心里松了一口气。
“3A?”有人惊呼。
“啊?怎么了?发生了什么?”路人懵逼三连。
“这可是阿克塞尔三周半啊!全世界,在役女单选手里能在赛场上稳定跳出3A的不超过6个!”
“啊?这么牛?”
“没想到能在全锦赛的女单选手中看到,没想到啊!”
裁判们这回真是目瞪口呆,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先开口。国内女单的水平,在座的都再清楚不过了,参加国际大赛的名额也少,一般都是一两个,最近两年更只有一名,于是选手们逐渐失去了斗志,只想着在一亩三分田里争。
这回,居然有人能把3A拿出来,还在节目后半段,有10%的额外加分,就算有失误、浮腿触冰了,动作执行分扣-1,但基础分也够高,也证明了选手的潜力,还有野心!太让人迫不及待了,这么年轻的孩子,天赋异禀,又愿意拼,到底会成长为什么样呢?如果能成功度过发育关,是不是实力会再升一个台阶呢?实在无法不期待呀。
音乐声减缓。
接续步,
一个没站稳,
Duang,平地摔。
哈哈哈哈哈。
大家都善意地笑了。
哎呀,还是个孩子呢,比赛也是会紧张的呀。
看来你也不像表演的那么完美呀,摸摸头,不紧张,我们都为你加油。
观众们原来艳羡、欣赏的目光转向了宽容和善意,正像看着自家田的茁壮生长的禾苗,被风吹倒了一下,又顽强站起来,生机勃勃呢。
梅叶站起来,无缝衔接下一个步伐心里叹了口气,这情况不是第一次了,也是系统功能的副作用,所谓被动——平地摔。刚刚兴奋过度,跳跃成功后放松了心神,没保持好平衡,一个不留神就摔倒了。
勾手三周。
接大一字,缓缓绕场。
啊,又一个贝尔曼旋转,像是生命的热情在绽放,一圈又一圈。
这个贝尔曼的形状太美了,标准水滴状,记者小花疯狂按快门,内心土拨鼠尖叫,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直立旋转,
骤停,亮相。
眼神锋利,胸口起伏,不断喘息,心里微微懊恼。
在众人的欢呼下,梅叶向四周鞠躬致意,回应大家的热情。
那头有个男孩兴奋得原地蹦跶,叫父亲把他举起来,隔着两排观众把手上的熊娃娃扔下来,正丢在梅叶脚下。她捡起小熊,亲吻了一下,像观众席挥了挥手,又引起了另一波惊呼。观众们恍然,手中有公仔的都不吝惜,带来一阵娃娃雨。
不一会儿,万众瞩目下,屏幕上分数弹出。
技术分63.33,节目内容分68.04,总分131.37分!
哎呀,差1.31分就能超过杨楠楠了,差距很小嘛。
真可惜。现场观众有些遗憾,居然也没有意识到,这么一个刚刚露头的新人,就如此被观众信任,迫不及待要她超越“一姐”。
这个分数是有感情分的,包含了殷殷期望。两天比赛下来,展示了基本功、技术实力和表现力,直接指向光明的未来。裁判们心里都是欣赏的,谁也没法狠心。
但谁说这不是一种实力呢?有人说,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那么裁判缘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你有本事让这么多裁判都偏向你,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征服。
杨楠楠的关注点却在那个技术分,足足比她高了4分,这就是,3A的魅力,不得不承认,在技术难度上,自己不如她。
瘪嘴,吸鼻子:“太讨厌了呀。”
“还是你厉害呢。”教练拍拍她的头。
“我没想哭的。”埋头教练肩膀,声音嗡嗡的,鼻音颇重,“可是,忍不住了。”
“嗯。”
“好烦呀。”教练肩上传来细细的撒娇声。
观众席上,气氛热烈,议论声不断。
“新人可真可怕呀,才升上青年组,就要超过成年组了吗?”
“女单是这样的,越年轻越有优势,身体轻盈,技术难度就高。国外更夸张,人均十二三岁就已经五个三周,啧,就是发育了反而难度上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