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城有位名作家(246)

作者:富茶礼 阅读记录

不知过了多久,薄易与皇帝、芸贵妃等一前一后走入明晃的宫殿。

皇帝并未察觉殿中迥异的气氛,脸上挂着俊朗的笑,免去虚礼,唤众卿落座尽情享食玩乐。

无人注意,首辅大人一个左撇子,左手袖袍久久落在桌案下,腕间潦草地包着白色长帕,隐隐有血迹往外渗。席间也不用菜,只是斟酒饮酒重复一个动作。

另一边的沈家人也是心思各异,经刚刚一闹,再提不起任何兴致。

不过随着酒酣耳热,场子还是渐渐活络热闹起来。

因为宴上的助兴节目都是提前上报过的,是以沈南卿即便有些提不起精神,在宫人提醒后,还是离席换装准备。

皇帝是个没眼力见的,听公公申报下个曲目是沈府嫡女献上的,想着既是皇弟心上人的姐姐,自然要给足面子,于是带头鼓掌捧起场来:“早就听闻沈家大小姐才艺无双,今日得兴有此眼福,实属期待。”

众宾朋们面露异色,但很快敛下,讪笑着纷纷应和。

丝竹声起,沈南卿与一众伴舞翩翩入场,玲珑舞服媚倒众生,等乐声奏上两句,才知是近来在临安城中名声大噪的《须尽欢》。

两名舞女将一匹白色绢布展开,沈南卿起舞间,水袖染过砚盘,于白绢上抹开浓重色彩。

在乐律鼓点中,沈南卿步步生莲,灵动婀娜,莹白的柔荑带着水袖在绢布上跳跃飞舞,欲乱迷眼,不知不觉间,一副宏伟壮阔的江山社稷图映入眼帘。

在弦音娓娓收停之际,沈南卿在画中点下一滴冉冉升起的朝阳作为收尾。

这一笔如同画龙点睛,让整幅画都鲜活生动了起来。

等她怡怡来到殿前行礼,满座宾客还沉浸在高昂的乐声中,过了几秒才晃过神来,热烈鼓掌叫好。

皇帝满意点头,虽说前朝也有才女起舞作画的佳说,但眼前的这位显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吝言辞地夸赞道:“百闻不如一见,沈大小姐不愧为临安第一才女,无论是舞姿还是画功,皆万里挑一,无可比拟。”

他说着向皇弟寻求赞同,来了句:“是吧,九黎。”

姜九黎不咸不淡地饮了杯酒,默不作声,斜去一个眸光让他自己意会。

皇帝被他这一瞥弄得有些心慌,绞尽脑汁品了品弟弟眼神中的意味,了悟过来后,不由懊悔地直拍脑门。人两姐妹相貌上皆有倾城之姿,多年来自是少不了被人比较,他方才夸了长姐,岂不是让妹妹下不来台。

握拳思忖片刻,总算想出了个解救的法子。

抬头挺胸轻咳一声,煞有其事地沉吟道:“不过这画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倘若能赋一首应景的诗于右侧留白处,才算完美……”

“不如就由二姑娘题诗助兴一首吧。”

皇帝兴冲冲地说完最后一句话,双眼放光的看向皇弟与沈宴秋的位置。

瞧瞧他这聪明的小脑瓜,连那么妙的法子都想出来了。

待会儿随便二姑娘表现一二,他都有法子将人吹到天上去。

皇帝万万没想到,自己这话竟会接连招来皇弟、皇妹的两记冷眼。

姜寻安心中想的是巨先生刚与家人闹下不快,心情正低落着,哪有那个兴致给对方的画作诗。

姜九黎则还记得,某人连请柬上的书面用字都认不全,更遑论让她吟诗作赋了。

那边沈宴秋突然被点名,愣了愣,方想起宫中繁缛礼节,站起身来,一边在脑中搜刮着应景的唐诗宋词,一边往殿前绕。

经过姜九黎身后,只听他低越的嗓音轻轻飘来:“直接拒了也无妨,有本殿在,无人敢笑话你。”

沈宴秋的步子似是空了一拍,又似没有。

脑子里胡乱翻涌的唐诗宋词顷刻消散,定下心神,不慌不忙地来到沈南卿身边跪下,平静道:“民女自幼未登过学堂,目不识丁,恐怕难以作出与长姐画作相配的诗词。辜负圣上抬爱,望圣上开恩。”

皇帝听言总算明白弟弟方才的杀意从何而来,换他自己现在,也连想死的心都有了。

人没读过书,他还擅作主张叫人题诗,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是什么。

皇帝为了缓解自己的尴尬,只好拉出一个背锅的问罪,目光转向沈群,痛心道:“沈爱卿,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将大女培养的琴棋书画样样皆通,二女却连学堂都不曾送过,莫非是在怪罪朕给你的俸禄太少,连两个女儿都养不起?”

沈群心惊肉跳,不等他走出席位谢罪,又听皇帝老儿自顾自地继续道:“这样吧,既然二姑娘没入过学堂,不如明日起,就与皇子皇嗣们一同到上书房学课。”

皇帝摇头晃脑地盘算着,自认贴心道:“沈府与皇宫相距甚远,正好十一、十六喜欢二姑娘的紧,不如姑娘接下来就住在宫中,上下学也方便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