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的工分?这会不会太多了?”徐卫国吃着花生,犹豫着问道。
“是多了些,不过明天的机会难得嘛,这好不容易放开了能让咱们想养多少养多少,咱们还不得赶紧多养一些,而且这回还是公社联系的养殖场,错过了这个机会日后要买不知得等到什么时候。”
白大妮对这点儿倒是想的很明白。
“那行吧,那就按照你的主意办。”
徐卫国听白大妮这么一说,也觉得好像是有些道理,便也点头答应了下来。
他心想,大不了剩下几个月多干些活,真要亏了总不能叫一家老小饿肚子。
同白大妮一样想法的着实不多,就拿白春桃来说,她一听这事就不大乐意,他们家已经养了两只母鸡,每天下两颗蛋,白春桃觉得自家已经不必多养了。
“这么说,咱们明天不买鸡苗鸭苗了?”徐卫党看向白春桃,问道。
“也不是不买,咱们少买一点儿,我看这上头是吹了一阵又一阵的风,谁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开始严管起来,说不定咱们没养几个月就说不让养了,到那时候可怎么办?难道叫一家子吃西北风去?”
白春桃说道,“反正咱们明天随便买几只就算了,当做凑凑热闹。
次日早上的时候。
学校给孩子们放了假,让孩子们也参与到这个难得一遇的活动中来。
当一辆货车开进东风生产大队的时候,孩子们都张大了嘴巴,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那辆车子。
在不少孩子们来说,甚至对于大人,这都是他们头一回瞧见汽车。
一个面容瘦削的青年从汽车上下来,他跑到后面,把后面的笼子全都抱了下来。
等笼子一下汽车后,小鸡小鸭叽叽喳喳的声音便格外清晰。
大人孩子们都围在那笼子旁边,那笼子口大底大,是拿竹篾编出来的,一只只小鸡小鸭在里头到处挤来挤去,有的小鸡被人挤到了旁边去,嘴上发出唧唧叫的声音。
“刘队长,我给你们大队送鸡鸭苗来了。”
那青年人冲着刘翠花说道,他旁边还有个抽着烟杆,面容清癯的老头,老头一声不吭,冲着刘翠花点了下头,算是致意了。
“魏同志,真是辛苦你们了。”刘翠花笑呵呵地冲着他们说道。
“辛苦什么啊,我们也是为人民服务。”那魏同志显然很会说话,一番话说得恰到好处,他笑着介绍道:“这是我们养殖场的老吴同志,吴同志养鸡养鸭可是一把好手。”
“是吗?那说不定日后得和吴同志请教一二了。”刘翠花说着客气话,那老吴冲着她笑了笑,又一声不吭了。
刘翠花也见怪不怪,一样米养百样人,天底下什么人没有。
就在他们寒暄的时候,王奶奶着急地问道:“刘婶,你先别急着和他们寒暄,你问问这鸡鸭苗怎么卖啊。”
“哦,对,我差点儿忘了这事,魏同志,你们这鸡鸭苗打算怎么个卖法?”
“这鸡苗贵点儿,四个工分一只,鸭苗便宜,三工分一只。”魏同志利索地回答道,显然不是头一次被问了。
众人一听这个价格,都不由得悄悄松了口气。
这价格倒还不算是贵,他们还能买得起,毕竟这鸡鸭苗不同母鸡公鸡,养了不一定能活,五六只鸡苗能活两三只也就算不错了。
“我们家要二十只鸡苗和十五只鸭苗。”
白大妮第一个出声说道。
她的嗓门大,一开口众人就朝她看了过去。
赵大娘吃惊地扒拉了下她的手臂,问道:“徐老大家的,你买这么多鸡苗和鸭苗干什么?这得一百多个工分了!”
“是啊,大妮,你还是悠着点儿。”
白大妮她嫂子好心地劝道。
白大妮却摇了摇头,“我们家都商量好了,就这么多只。”
“那行,我给你记下来。”
魏同志说道,“你是想自己挑还是我们帮你挑?”
白大妮眼睛一转,瞧见旁边正一脸新奇地凑在笼子旁边的徐甜甜,老徐家虽然一直都有养鸡鸭,可是徐甜甜从没见过这么多的小鸡小鸭,自然感到新奇。
她走到徐甜甜身旁,对徐甜甜说道:“甜甜,你帮大嫂挑鸡鸭苗,好不好?回头大嫂给你糖果吃。”
“好啊,可是我怕我挑不好。”
徐甜甜眨了眨眼睛,有些迟疑地说道。
白大妮这一年多对她不错,她自然不介意帮白大妮这点儿小忙。
“就是啊,我看这小姑娘年纪这么小,怎么会挑鸡鸭苗呢?要不还是我们帮你挑吧。”
魏同志说道。
白大妮摆了摆手,道:“不用,我就让我小姑子挑,甜甜,你放心挑,大嫂相信你。”
徐甜甜见她这么说,便也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