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书香:首辅大人求放过+番外(225)
宋子桓看得眉头皱起,伸手去拿他的杯子。
结果却被唐绪宁死死地按住。
“别动。”
唐绪宁抿了抿唇,回味着舌尖上的余韵。
过了一会,只听他认真道:“这酒不知加了些什么,喝进嘴里的感觉醇香极了,还有股淡淡的回甜,并不辛辣。”
“可喝进肚子里去,便如同有一股火烧了起来,浑身都热乎了。”
宋子桓自己倒了一杯,然后细细品了一番。
他甚少喝酒,却也知道酒与酒之间的区别。
“怪不得余家总想着出海做生意呢,光是这酒,只怕也能卖不少钱了。”宋子桓认真道。
这样的酒,上一次他喝的时候,还是在京城。
唐绪宁吩咐下人上菜,他今天要跟宋子桓好好喝一顿。
结果等他吩咐完以后,发现宋子桓抱着酒坛子走了。
唐绪宁看着桌面上空着的杯子,好一阵无语。
宋子桓那厮,真的是…太可恶了。
第170章 印象深刻的故事
晚上的时候,纪少瑜真的陪着赵玉娇在画花样子。
有了纪少瑜的指点,赵玉娇勉强画了两副能看的。
可这距离纪少瑜所说的满意,还是差得很远。
纪少瑜见玉娇有些烦躁了,便收了她的笔道:“今晚便先到这里吧。”
赵玉娇觉得自己还挺没用的,为什么不在做鬼的时候,好好跟着纪少瑜学一学呢?
那个时候光顾着嘲讽纪少瑜的冷酷无情了吗?
现在竟然这样废柴!
“我小时候,刚会握笔写不好字,我记得我在纸上乱画,最后还把笔给扔了。”
“然后我娘就很耐心地帮我捡起笔,握着我的手慢慢地教我写。”
“我现在想一想,如果我当时学的是绣花,估计我一定不敢拿针乱扎的。”
赵玉娇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
可见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想法。
纪少瑜坐到玉娇的身边,然后道:“我听说,师傅跟师母是因为去余家当教书先生认识的?”
赵玉娇点了点头,她也是听长辈们说的。
“我娘是家里的长女,要照顾弟弟妹妹,她说她小
时候,我外公和我外婆常年不在家,所以她也没有能好好学。”
“不像我二姨、三姨和两位舅舅,他们都有夫子教过的。”
“我爹就是曾经教过我两位舅舅的夫子,他们就是在余家结识,然后才成亲的。”
“我娘认识的字其实不多,很多字都是跟我爹成亲以后,我爹教她的。”
纪少瑜听得有趣,逗着玉娇道:“那个时候,你爹只是一个小秀才。”
“你娘却已经是掌家的大小姐了。”
“赵家私塾也是因为你娘带来的嫁妆和你外公家的相帮才办起来的。”
“在你心里,你觉得是余家重要一些,还是赵家更重要一些?”
赵玉娇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因为在她想心里,余家让她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便那是,女儿也是能够受到重视的。
在清溪村,她见得最多的是,重男轻女。
“都很重要的,这个分不出来。”赵玉娇认真道。
纪少瑜笑了笑道:“我只是逗你的,不是真的要你分。”
“听你的大哥说,你很喜欢听你外公外婆讲故事,
小时候每次睡觉前都要听。”
“那你还记得有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印象深刻的故事?”赵玉娇聚拢眉头,开始在想!
想了一会,她眼眸一亮,点了点头道:“只记得两个了。”
“哦,是哪两个?”纪少瑜问道。
“小时候我问外公,为什么他姓余,我姓赵。”
“结果我外公就说,他原本也不姓余,因为我外高祖父逃难的时候,遇到一条河,可是过不去了。”
“有一条大鱼从水里游出来,驮着外高祖父过河了,所以他们就改姓余了。”
“不过是外公哄我的,余姓不是这样来的。”赵玉娇笑,那个时候因为她特别相信鬼神之说,对那条鱼实在是太好奇了,便记下了这个故事。
纪少瑜的心微微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看向玉娇,询问道:“那个时候你几岁呢?”
赵玉娇想了一会道:“三岁吧,反正很小,记忆都是连不起来的。”
“那另外的故事呢?”纪少瑜又问,他坐直身体,看起来好奇得很。
赵玉就没有想到,他对这些哄孩子的故事感兴趣,当即便道。
“还有一个是外婆跟我说讲的,她说看到白色的蛇就会遇见宝藏,在什么地方看见的白蛇,那就在那个地方往下挖,一定会挖到宝藏的。但是如果看到双头的蛇是不吉利的,要把蛇砸死,不然谁遇到谁就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