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今天退位了吗?(穿书)+番外(106)

作者:晏图 阅读记录

谢殒眼神中凌厉的杀气一闪而过,既然董家找死,那他何不成全他们?

众人听完太后给董烨升官的懿旨,下意识去看左首的太师,见他敛眉立在堂下,未置一词……

自从太后卧病宫中,谢殒不知为何竟变得低调起来,平日里在朝堂上也甚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如今太后出来了,他依旧如此,除非是必要的朝政之事,否则绝轻易不开口。

看来太师此番要对太后的懿旨装聋作哑了,太师可以忍受太后的私心,但牧康公忍不了!

他递了个眼风给谢宣,谢宣出列反对道:“太后,董郎中此番去豫州寸功未立,此时冒然提拔,只怕难以服众!”

垂帘后的太后看不清脸,但他听到谢宣的话,声音变得冷淡起来,道:“是难以服众,还是难以服谢卿家?谢卿何不明说。”

谢宣拜服在地,朗声道:“臣斗胆,请太后为了朝堂安宁和人心顺服,暂缓加封董烨!”

他说完偷偷撇了一眼谢殒,发现他依旧垂目立在一旁,没有插手的意思,想来他此番定会作壁上观了。

若太师不插手,只有太后和董家,便没有那么可怕,太后虽然垂帘听政,但上位者有时候不得不顾及天下悠悠众口……至于博远公那个老匹夫不值一提!

太后道:“董烨千里迢迢远赴豫州赈灾,哀家为他升迁何错之有!”

她话音刚落,乌泱泱跪下半朝堂官员,齐声道:“请太后暂缓加封董烨!”

太后自从深宫养病之后,性子反倒比从前更加暴躁易怒,看到半数朝臣跪倒在地,气的站起来喊道:“你们这是要逼宫不成!!!”

朝堂上雅雀无声,祁褚不动声色观察太师,发他依旧敛目一旁,如同一尊沉默的神驰。

谢殒这反常的沉默,让祁褚心中隐隐有预感,只怕董烨之事今日绝不会善了。

刚想到此处,突然门外小黄门道:“太后,豫州八百里加急!”

太后眼皮一跳,道:“宣!”

那八百里加急的小旗进来跪在地上,大声道:“太后,豫州流民/暴/乱!董郎中陷入城中下落不明!!!”

太后心中一惊还未说话,便听到博远公怒目道:“你说什么?!”

那八百里小旗看了一眼太后,见太后没发话,犹豫该不该说出口。

谢殒这才说了他今日在朝堂上说的第一句话:“豫州何时暴/乱?现下城中情况如何?乱军如今有多少人?!”

那小旗道:“具体情况,小臣不知,三日前,豫州流民突然占领了官府,杀了豫州知府,毫无征兆暴/乱了!”

太后并未关心豫州时局,只问道:“董烨如何了?”

那小旗道:“叛军攻入官衙时,董郎中并不在府内,衙役们去丽春院寻找,并未找到他!”

丽春院……一听就一股子勾栏味,定然是个青楼无疑了。朝堂上突然一阵骚动。

太后听了这丽春院的名字,脸上也是一阵红一阵白,好不精彩。

唯有太师十分淡然,不疾不徐道:“禹州距京城不过六百里,两州之间只隔一个品州,品州无险可守,若是叛军壮大纠集起来南下,只怕京城危险!为今之计,应派出三万御林军赶快前去镇压!”

牧康公出列道:“太师,镇压流/民/确实是第一要务,只是这流民起义的根源难道不该细究一番吗?”

博远公莫名有些心虚道:“还有什么好商量的,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镇压/暴/乱!”

牧康公冷笑道:“博远公这可真是葫芦僧断葫芦案,赈灾一事乃是你一手主理,莫非是心虚了?老臣冒昧问一问,此番国库半数拿去豫州等四州赈灾,流民如何会起/义!只怕这些赈灾粮没有发到百姓手中,倒进了某些人自家的粮仓了!”

博远公喝道:“牧康公此言何意,若无确凿证据怎可在朝堂上无端揣测朝廷命官!”

牧康公道:“老臣请太后派人彻查赈灾一事!”

能不能扳倒董家在此一举,谢宣也出列道:“臣附议!”

间或又有许多臣子出言请求彻查赈灾一事,太后一时间有些六神无主,以前都是谢殒帮她处理朝臣发难,如今她和谢殒已经生了嫌隙,余光瞥见谢殒垂手侍立一旁,便知道他是没有插手的打算了。

只是谢殒虽未发言,但他的喉舌周博深却站了出来,道:“列位大人听某一言,豫州临近京城,眼下应当尽早处理流民起/义之事,若是等他们出了豫州过了品州,京城危矣!”他转身看着众臣,朗声道:“诸位难道不记得泰平之乱了吗!”

泰平乃是禹中宗的年号,最开始也是因为朝廷赈灾不利,导致三州灾/民/暴/动。当时中宗不问朝政一心修道,导致三州乱民聚合,势如破竹打到京城门下,吓得朝中贵族惶然,中宗更是连夜要迁都,多亏了当时御林军的统领孙固才,这才镇压了乱/民,保住了大禹的皇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