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犹可追[重生](72)
除了心情极好的时候,他父皇对他的出现总是置之不理。有时候批阅奏折,有时候小憩,有时候……甚至是在跟别的妃嫔胡闹。
荣焉就像现在这样,安静地站在殿中,直等到他父皇终于想起他的存在,而后行礼退下。
都说子不言父过,但荣焉还是要说他父皇实在是一个失败的人,不管是作为一个皇帝,一个丈夫,还是一个父亲。他的狂妄自大,不可一世推着他一步一步走到了最后的结局。
也连累了他的母后。
他母后明明是那样完美而善良的人,却因为少女时期嫁错了人,而延误了终身。每每念及于此,荣焉都会不自觉地黯然。
“咳!”
榻上的寿光帝突然咳了一声,慢慢睁开眼,随意伸出手来,候在一旁的内侍立刻捧着茶盏奉上前去。
寿光帝喝了茶,才彻底醒转过来,转过视线望向殿中,淡淡道:“来了啊!”
荣焉应声,而后恭顺地行礼问安,得了应允后起身站好,安静地站在殿中,腰背挺直,一脸淡然地等着寿光帝开口。
寿光帝却并不急着开口。他一边喝着茶,一边打量着荣焉,目光凝在他身上,好像要穿透他的外壳,直看到心底。
荣焉面上没有丝毫的慌乱,哪怕他察觉到寿光帝的目光,也不见躲闪或者逃避,只由着寿光帝去打量。
良久,寿光帝终于放下手里的茶盏,朝着内侍吩咐道:“赐座,看茶。”
荣焉拱手:“多谢陛下。”
寿光帝微微勾唇,瞧着他坐下后才开口:“你可知朕今日叫你来所为何事?”
“不知,还望陛下点明。”荣焉回道。
“不知?”寿光帝微挑眉,“你与太子跟纪王关系不是都还不错,这种事他们会不告诉你?”
荣焉抬眼,与寿光帝对视:“荣焉确实听说了一些传闻,但,毕竟不管是太子还是纪王,他们说出来的都做不得准,只有陛下亲口所说,荣焉才敢相信。”
寿光帝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这样看来我那两个儿子倒是白花了这么多心思。”
荣焉却摇头:“二位殿下就算花了许多心思,也不是为了荣焉,又怎么会白费?”
“朕倒是小瞧了你。”寿光帝思索着,手上无意识地敲了敲床沿,“那要你说,我这两个儿子,谁更有本事坐到朕这个位置?”
“荣焉身为外人,不敢妄加议论此事。”
寿光帝轻笑一声:“你不是就要变成自己人了吗?说吧,你曾经也当过皇子,朕也想听听你的看法。”
荣焉露出一点浅淡的笑意:“那只怕要让陛下失望了,对于此事荣焉并没有什么高见,因为谁更有本事或许会对局势有所影响,但能决定最后结果的,是陛下,陛下觉得谁更合适,谁才能站到最后。”
“所以,你便决定弃他们二人于不顾,将主意打到朕的头上?”
荣焉笑了笑:“荣焉可不敢弃二位殿下于不顾。但是荣焉更不敢在陛下没有抉择之前,在二位殿下之中随意站位。人在屋檐下,还是识时务一些更为妥当。”
寿光帝玩味地看着他:“怪不得太尉那一日看了你的信,便决定入宫来找朕。”他看了荣焉一会,而后点头,“你是个聪明人,将沅儿嫁于你朕也能够放心。”
“多谢陛下成全。”荣焉躬身,再施一礼。
“朕这个公主脾气秉性不同于其他女儿家。”寿光帝道,“不喜束缚,贪图自在,这深宫并不适合她。你要的是驸马的身份,朕成全于你,她要的自在惬意,还等你成全她。”
“自然。”
寿光帝打了个呵欠,朝他挥了挥手:“该说的都说完了,你便回去吧。待礼部选好吉日,再召你来。等你成了朕的女婿,朕自会助你达成所求。”
“多谢陛下。”荣焉朝着寿光帝再行礼,而后站直身体,在内侍的引领下,出了长乐宫。
在殿门外,荣焉差点与匆匆而回的韩让迎面撞上,韩让向后退了一步,先开口道:“实在是抱歉,差点冲撞殿下。”
荣焉目光在他面上稍停顿,微微翘唇:“是我没有看路,内官客气了。”
二人客套后,韩让歉意地笑了笑,转身进了内殿。
荣焉回过头,盯着他的背影微微眯了眯眼,抬眼看着长乐宫上的牌匾微微勾唇,露出一丁点笑意,转身出宫。
皇城门外,瑞银正在马车旁翘首以待。眼看着荣焉出来,不由松了口气,赶上前去:“公子,您可算出来了。”说着话,他打量着荣焉的面色,“可还顺利?不是什么不好的事吧?”
“是好事。”荣焉笑着回头朝着身后的皇城看了一眼,虽然几经波折,但总算按照他预想,与这皇城又多了一点关联,“陛下已为我与城阳公主赐下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