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穿成主角被拐的弟弟(54)

作者:随欣而欲 阅读记录

这消息一出,立马惊动文坛,能让乐安郡王都大加赞赏的诗,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但是因为身份、地位等等原因,多数人还是比较矜持的,所以在名诗楼开张那天选择暂时不动。像名诗楼开张那天来的大儒,全都是些“嗜诗成瘾”的,根本等不及观望。

也有些人说,既然乐安郡王不忍心让佳作埋没,完全可以公布出去啊,为什么还要开办名诗楼,收取入门费呢?

这话一出,立即被喷了个狗血淋头。不光乐安郡王那些战斗力彪悍的粉丝,便是那些文坛大佬都摇着头说孺子不可教。

他们都自发为李瑜找到了理由:既是佳作,那当然要给懂的人欣赏了,没看到乐安郡王说了邀志同道合之人共赏。给那些不懂的人看简直是暴殄天物,所以绝对不能随意公布出去!

再者说,乐安郡王又不缺银子,没看到人家设了二十个免费名额吗?之所以有“诗票”的存在,估计是为了那些才华不够却十分喜爱诗作的人设的,也为了防止有些人故意凑热闹。毕竟,不是真心喜爱诗作的人不一定愿意花这十两银子。

至于二楼三楼的准入方式,跟之前一个道理,只有真正喜爱诗作的人才愿意花银子去看啊。而且,这名诗楼一天只有一百个名额,还不一定能用满,足可见乐安郡王对里面的诗作极为珍惜。如果真想赚钱,以名诗楼如今的名气,这一天下来会损失多少钱啊!

李瑜:……,谢谢大家,这理由比我自己想的都好。还有,林奕说这是限量供应。

第二天,名诗楼前的售票处前排起了长队。因为要实名,所以有许多世家公子、文坛大佬都是先让小厮排队,到自己了再亲自过去签个名。这招虽遏制了“黄牛票”的出现,但仍有人不愿意等,愿意花钱买前排的位置。不过,很少有人愿意搭理他们,文人嘛,推崇的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若因为钱让了位置,肯定会迎来一圈鄙视的目光。

“墨世叔,您也在啊?”说话的是一个儒家打扮的年轻男子。

“怎么?我们墨家就不能喜欢诗词了?”墨院长转身一看是故交家的小辈,听着对方那惊讶的语气,就差没吹胡子瞪眼了。

“哪里哪里,墨世叔,是我不会说话,这诗词也不是儒家专属,自是人人可习,您别生气了。”年轻男子连忙告罪,自己说话也太不小心了。

“哼,这次就不跟你计较了。对了,我只知道在三楼才能看完五首诗,那要是买不到三楼的诗章怎么办?你跟我说说剩下那两首诗什么时候会增放到二楼跟一楼啊?”墨院长觉得一天五个,不,四个名额不太好抢,他估计就能抢到个二楼。

“是这样的,墨世叔。名诗楼三楼的五首诗,下个月二楼全部增放上,一楼增放二楼的那首和三楼的其中一首。再下个月,一楼也全增放上。所以,世叔,您要是抢不到三楼,下个月在二楼也能全看到。还有等到这轮结束,我听说名诗楼每三个月推出一首隐士诗,头一个月放三楼,第二个月增放二楼,第三个月增放一楼。”年轻男子老老实实的把他知道的都说了。

“好,知道了,多谢世侄了啊。哎,快到我了,世侄,我就先签名去了,回见。”墨院长看到自家小厮正在朝自己招手,急匆匆的告别完后,便赶向了售票处。

“世叔客气了,回见。”年轻男子回完礼,再抬起头时,已经看不到墨院长的身影了。

端王府,李瑜正在给林奕写回信。前几日他回京,林奕送走他之后也要回苏州城开展计划。这是两人在一起后第一次分开,京城跟苏州城的距离很远,通信也需要时间,他有些明白林奕之前说的“异地恋”的滋味了。

“公子,您找我?”冬琴走进来问,他这段时间主要负责名诗楼的运行。

“对,名诗楼旁边的评审房改装好了吗?”李瑜问。

“已经按照您的要求改装好了。”

“那就好。吩咐下去,名诗楼从明日起,会有固定的百名评审员。当然,其他人若真心想评审的,也欢迎。想要免费名额的前一天把诗写好,交给名诗楼,第二天公布结果,记住也要把所有上交的诗张贴出去。”

“是。”

“还有,三楼的诗章,一人一月只能买一次,二楼的诗牌,一人一月限买三次。”

“……是,可是,公子,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要限买?”冬琴有些疑惑。

“这名诗楼的二、三楼,都是有钱人才能进的起的。对于世家公子、哥儿、姑娘来说,最低标准是到二楼,所以他们一次抢不到二楼的诗牌,下次还会继续抢。但抢二楼前提是进一楼,若是没有限制,总会有人次次都抢不上,时间久了难免会让人产生厌烦的情绪。有了限制就不一样了,大部分人能抢的上,没抢上的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