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穿成主角被拐的弟弟(119)

作者:随欣而欲 阅读记录

“这位兄台,话不能这么说,”考中四百四十九的那位学子道,“你看我这种对殿试不抱希望的,也没有急着庆祝啊。”

“抱歉抱歉,”蓝衫男子这才意识到他们这群人中竟然有中榜的,有些尴尬,连忙道歉。

另一穿着文士袍的男子连忙出来打圆场,“说不定人家是胜券在握,所以出来庆祝呢。”

“有道理,有道理。”其他人也跟着附和,不过到底是气氛太尴尬了,众人又勉强聊了一两句,各自散了。

“周兄,你在看什么呢?”

“没什么,一群心怀嫉妒的跳梁小丑罢了,来,沈兄,咱们继续喝,干!”

“好,干!”

……

四月初三。

寅时,林奕便起床了。稍微吃了些糕点,林奕和林煜便一起向皇宫赶去。

卯时,以林奕为首的四百名贡士,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穿过千步廊,来到承天门前,等待侍卫的搜身检查。

一般殿试时会取中三百到三百五十名进士,所以有些觉得自己没希望上榜的贡士,殿试便不参加了。

今天参加殿试的这四百名贡士,不只有今年会试考中的,三年前、甚至六年前考中的都有。

殿试搜身并不像之前那么严格,毕竟,敢当着皇帝的面作弊的,这种“人才”还没出现过。

搜身结束后,林奕跟着礼部官员,淡然自若的在道路两旁几百名侍卫的“目送”下,朝午门走去。

他上次跟着李瑜进过一次宫,不过走的并不是这条路。现在看来,皇宫正门的守卫比后宫的守卫实力要高得多。

第64章

林奕身后的贡士也跟着林奕在几百人的注视中,风度翩翩的向前走去,并没有出现畏畏缩缩的情况。因为无论是出身世家还是出身寒门,面圣的礼节学子都是要熟练掌握的,所以考生们早就做好了准备。

午门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剩下的机会,便是皇帝大婚时,皇后或皇君可以进一次,或者是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左侧门和右侧门只有文武大臣、宗室王公可以出入。

贡士算不得官,所以只能走正门两侧、平时不开的左掖门和右掖门。林奕和林煜各领一队人,走过左、右掖门。

穿过金水桥,终于来到了奉天门前。林奕身后的大部分学子都很激动,因为,穿过这道门,他们就能见到这大燕的最高掌权者——建元帝了。

辰时,众位贡士穿过奉天门,来到奉天殿前的广场上。对丹陛上站着的考官行礼作揖后,众位贡士按照次序进入奉天殿,行跪礼。

“平身。”

前方传来皇帝的声音,众位贡士依言起身,目光下垂,没一人敢东张西望。

随后,众考生在候在旁边的太监指引下,依次落座。

考题只有一道策论,主考官亲自把考题宣读了一遍,整个大殿内都回荡着他的声音。

考生记不住没关系,因为执事官会把考题、答卷,发到每个考生手中。

林奕尽量忽视坐在他右边的一堆官员,放在他身上的视线,开始看题目。

问:治理之方。

题目虽简单,却并不好回答。

治理之方,治理的是一郡之地,一州之地,还是一国之地?

谨慎些的考生,答题仅从治理郡县入手。胆子大一点,答的是如何治理一州。更有野心些的,答的则是治理一国。

林奕答的是治国之方。

得民之信,发展经济,廓清吏治,施行法制,这是内政,林奕大概描述了一下,他的重点,放在外交上。

大燕之外还有很多国家,他们的实力如何?是敌是友?都是大燕需要重视的问题。掌握主动权的一方胜算总会大些,林奕写道,大燕应该做主动的一方,不能等着人家“敲门”。

文章一气呵成,林奕检查了几遍,确认无误后,才把它誊到答卷上。

午时过半,小太监们为考生送上一碗热水、两个馒头和一道青菜豆腐,权当午饭。不过考生很少有用饭的,一个个都在奋笔疾书,不敢浪费一点儿时间。

未时初,林奕交卷。然后被小太监领着出去。未时末,林煜也交了答卷,之后和等着他的林奕一起回林府。

殿试后三日便是金殿传胪,所以,评卷的考官要在两日内把四百名考生的答卷阅完,然后选出这次要取中的三百五十名进士,再把前十名的答卷在第三日时呈给建元帝过目。

建元帝翻看了一遍手中的答卷,随后对下方恭立着的考官们说道:“为了避嫌,这一甲三人的排名朕就不参与了,交给各位卿家。各位卿家可以先商量出来一甲三人,把后七名交给朕即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