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54)
叶玉盘看他出来了,也不叫人停下,仍将大氅穿戴整齐,“我叫他们给你做了夜宵。我方才瞧你写字极认真,舍不得打扰你,就自己先吃了一些。你也吃两口,暖暖身子。——我是去外头作画。天寒地冻,正好醒神。”
作画!
李陵真是要真的生气了,但不能说她画得太瞎,委婉劝道,“天气太冷,说不准今晚就有雨雪,你生了病吃那苦药,你不难受?”
“你懂什么,今日难得有兴趣。”
叶玉盘叫人收拾好自己画画的装备,偏着头对他灿然笑道,“千金难买爷高兴,哦不,是易得无价宝,难得有心人。我此刻便是那有心人。”
嘱咐他一定要吃些热汤之后,叶玉盘果断带着一群人出门,去花园小山的亭子里作画去了。
她怎么这么会折腾。
李陵没办法,将就着喝了两口热汤,吃几口热菜,就坐不住。
为着到底要看她能画出些什么来,叫小安子给自己更衣,出门。
亭子里竟没有点灯?
李陵爬上小山,走进无灯的亭子,寒气森森,不过倒也是脑中清明不少,——片刻之后,月光从云中出来,亭子内外瞬间明亮,比点灯也不遑多让。
叶玉盘怀里揣着汤婆子,赏着月光下的景致,枯木寒冬,冷池无风,多么漂亮。
李陵很给面子,不说话。
四处幽静。
她终于把手从捂着汤婆子的袖中取出来,提笔开画。
画了两笔侧峰,不晓得描得是哪处景,然后将笔丢下,“还没画就冻硬了,算了,今天就先这样。回去睡觉。”
侍候她笔墨的丫鬟们自有法子让化开的墨不要冻成冰,但毛笔蘸了墨,离开温暖的环境,当然画两笔就冻硬了。
这是常识。
李陵夸她,“你是真名士。”
叶玉盘说,“过奖过奖,我是有大智慧的人。”她站在亭子台阶口,遥望整个花园,哈一口气,白雾缭绕,“可惜陷在这困境当中,求生不能,只好自风流。”
李陵当她在怨自己,站她背后,冷声答道,“每个人都在被困住,不只是你。我困住你,实则保护你。你这样的容貌,去了哪里都是害人。”
叶玉盘回头,忍不住笑道,“我的汉王,你是在夸我美吗?”
李陵点头,“是。”
叶玉盘用帕子捂着自己的脸,花枝乱颤地笑个不停,“你真是个好人,我谢你的。”
被她好心情感染,李陵也跟着微笑。
回到正院,未免这个女人再起来搞什么事儿,李陵亲自服侍她睡下,叮嘱守夜的丫鬟再不准她爬起来读书什么的,然后才离开这里。
离开正院,李陵心中有感。
独自再登上小亭子,坐在寒意当中。
四下无人时,他想到今天求见的吴国公府小世子。
忽然有点后怕。
西市来来往往,那样多的人,有百姓也有权贵,万一就有人对二十年前昭妃容貌有印象,或者见过昭妃小相,叫这些人看见叶氏面容,后果不堪设想。
冷静下来,李陵决定再不能叫她出门。
哪怕方才叶氏是口吐真言,真心埋怨他,或者恨上了他,也不行。
至少在送她……送她进宫之前,不能叫她再见任何外人。
为了让自己心里好过一些,第二日用完早膳时,李陵同叶氏道,“汉王府扩大了地盘,我打算在王府马场南面开一个池子,养上比这还大的一池荷花,如果能引入温泉,春天时荷花就能早早开,幸运的话,夏天就能吃到一些嫩莲子。”
这是上辈子他父皇那里的经验。
但……叶氏仿佛并不喜欢?
他观察她的表情,继续描述道,“你若是想吃莲子,随时都能叫人摘来吃。鲜嫩的莲子去了苦心,当真是很美味的。或者夏日炎热,乘坐小船在湖里玩耍,夜里睡在船里,定是别有一番趣味。”
还是上辈子的经验。
叶贵妃喜欢同父皇一起划船、摘荷花、嬉戏。
叶玉盘却应付道,“是吗?那挺好的。”
李陵不解,“你不喜欢?”
叶玉盘反问,“你的王府,我喜欢来作甚。”
李陵没有反应过来她说的意思,还在继续说,“那么你喜欢西边那座小山亭子?这样的话,我叫他们改一改图纸,在府里起一座更高的山,修筑高台,能夜观星辰,白日可极目眺远,夏日乘凉,冬日赏雪。”
这总该喜欢了吧?
叶玉盘却诧异地看着他。
这人脑子进水了吧。
她用手指点着桌子,“鹿台?那不是商纣王妲己狐狸精那一套吗?……就算你现在春风得意是个大王,也要注意一些,不要被人抓了小辫子,给你参一本,你家池子就白挖了,还得填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