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成太傅家千金(173)

作者:青云上 阅读记录

君臣二人一起吃了顿平静的午饭,杨太傅继续与景仁帝商议事情。

“臣若不在,吏部可托付左侍郎魏大人。”

景仁帝点头,“朕过几日任命一位御史为巡盐御史,先行一步。”

杨太傅微微俯身,“臣听候圣上安排。”

景仁帝看着他,“先生,此去江南,危险重重,先生务必要保重自己。若实在为难,先生就当去游玩一趟吧。”

杨太傅摇头,“圣上放心,臣定然会带回来一些东西。臣不在,还请圣上保重身体。”

景仁帝忽然心里有些感动,也就是杨太傅了,换做旁人,谁肯这样拿命去拼。

杨太傅官居一品,又是吏部尚书,百官他都有权力查。他悄悄潜入江南,若被人知道了,那些亡命之徒,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景仁帝微笑着看向杨太傅,“先生先去衙门吧。”

杨太傅行礼告别,去了吏部衙门。他什么都没说,继续如往常一样办公,许多事情只处理了一半,等天黑走的时候,他也没交代任何人一个字。

等出了门很远,杨太傅又发现了不对劲。

他一掀开车帘,车夫又换了!

杨太傅默默地放下了车帘。

等到了明盛园,俞大人亲自把他送了进去,在上回那间屋子不远的地方,俞大人停下了脚步,轻声说道,“杨大人,圣上有令,命下官送大人到这里,方圆半里,已无一人。”

杨太傅嗯了一声,面无表情,“有劳俞大人。”

俞大人静悄悄退了下去。

杨太傅等俞大人走了,拾阶而上,到了门口。

他踟蹰不前,在门外发呆。

忽然,屋子的门打开了,李太后笑盈盈看着他,“你来了。”

杨太傅眼睛有些酸,“姐姐知道我要来?”

李太后笑,“不知道。我这些日子也没准备回宫,女儿们家里一堆事情,我把她们都打发回家去了。我一人无事,就到处逛,时常会来这里坐坐,没想到今儿碰到了你。你一个人来的?皇儿没过来?”

杨太傅摇头,“我也不知。”

李太后想了想,“这孩子就爱瞎胡闹,外头风大,你进来坐坐吧。”

这里的几间屋子,在明盛园比较偏僻的地方。李太后今儿鬼使神差过来走一走,没想到居然碰到了杨太傅。

进去后,李太后让杨太傅坐,给他倒了茶水,二人仍旧隔着那个小桌子。

这屋子估计提前被人安排过了,有热茶,有蜡烛,到处都清理的很干净。

杨太傅问李太后,“这明盛园里的人,姐姐都能使唤的动吗?”

李太后笑,“使唤是能使唤的动,但不都是我的人,有许多人,估计已经投靠了皇儿。你看,这里被人清场了,我并没让人来做这些。”

杨太傅也笑,“做皇帝的人,仔细些总是没错的。”

李太后问杨太傅,“你吃夜饭了没有?”

杨太傅摇头,“未曾,我的车夫被圣上换了,直接把我拉到了这里。”

李太后又笑,“皇儿真是胡闹,连饭都不管,怎么能使唤臣子干活。”

说完,李太后起身,“你在这里等一等,我去给你端饭来。”

杨太傅唔了一声,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李太后转身走了。

杨太傅坐了一小会,起身四处看看。

这是三间屋子,他们坐的是中间的小客厅,东边是个开间,掀开珠帘,进去一看,是个起居室,有床,有书桌,布置有些简陋,但一应帘帐看起来都是新的。

杨太傅有些不自在,连忙出去了。西屋的门关着的,他推了推,没推动。想来上回偷听的人就是躲在这里的。

还没等他想办法打开西屋门,李太后回来了。

她仍旧是一个人,手里端着个托盘,上面一个大碗,里面是一碗热腾腾的面。

李太后叫他,“镇哥儿,来吃饭吧。”

杨太傅回头,看见李太后把一碗面放在了那个小桌上。他忙碌了一下午,这会子确实有些饿了,走了过去。

李太后把筷子递给他,“这是厨房才做的面,用鸡汤下的,你快趁热吃了。”

杨太傅仔细看了看那碗面,面条粗细均匀,汤水清澈,上面卧了一个蛋,还有几片肉,汤里面飘着一些葱花。

杨太傅抬头,“姐姐吃过了吗?”

李太后点头,“我一个闲人,整日除了吃饭,也没事干了。”

杨太傅接过筷子,“有劳姐姐了。”

杨太傅端起碗就开始吃,李太后笑容温和地坐在一边看他吃面。

面的滋味很不错,杨太傅静静吃面,一言不发。他忽然想起三十多年前,那时候,阿爹刚去世,继祖母和二婶在家里作妖,他和妹妹每日清汤寡水为父守孝。承恩公夫人肖氏怕他们小孩子家家熬坏了身子,时常把他们叫过去,给他们做些好吃的,瞒着外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