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仙人来种田(28)
王文轩接过荷叶顶在头上,四下顿时一片青翠,又遮挡了直晒的阳光,让眼睛都舒服了不少。
怪不得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常咏田园之乐,王文轩有感而发,不由得想要写一首诗来咏这荷叶帽。
楚天竹却兴趣缺缺:“它原本好好长着,你这样摘下来,玩一会儿就蔫了,岂不浪费。”
黄栌双手还抱着一大捧荷叶,听到他这样说,回头露齿一笑:“师父且放心,这荷叶不是拿来玩的,等下徒儿自用妙用。”
回到半山竹林,黄栌把两只肥鸡伴着油盐葱姜,稍稍腌制后,用洗净的荷叶层层包裹起来捆好。
接着在空地上挖了个浅浅的坑,把荷叶包鸡放进去,填土盖好。
随后他取来些干柴,在填好的坑上面点起了一堆火。
楚天竹:“就这样?”
黄栌点头:“就是这样,村里的孩子们有时候偷……呃,遇到些无主的鸡啊兔啊,就拿到僻静的地方这样烹制,就算有人路过,看起来也不过是在烧火罢了。”
这样烹制耗时较长,不去找点事情做。
留下还在冥思苦想的王文轩看守火堆,楚天竹带着黄栌到小溪旁,找了个阴凉处考校他的功夫。
黄栌像模像样的把师父教过他的动作从头演练了一遍,一气呵成,分毫不错。
楚天竹赞许的点头:“看来即使师父不在,你也没有偷懒。”
黄栌小脸红扑扑的,他用手背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徒儿想要早日练好本事,以后孝敬师父。”
师徒俩在溪边练习了一会儿,黄栌又叽叽喳喳的给楚天竹汇报了这一个月间发生的事。
村长到来过一回,村中移栽了不少花木,他想要问仙师是否需要一些装点宅院,黄栌说师父正在闭关清修,不见外人;
小狗子和他母亲英婶上门来送做好的衣服,黄栌亲自检查了,用的是上好的材料,做工精致,很是用心。
英婶表示如有需要修改的地方,随时可以送回去免费调整;
季玄凌七天前也来了一次,黄栌告诉他师父上山采药去了,他神情失落的留下口信,说新得了个奇特物件,想请仙师出关后共同品鉴。
上一次见面时,楚天竹不慎揭破季玄凌看过《李婉儿遇仙》这等风月闲书,令他十分羞窘。
看起来季玄凌对此不以为忤,仍愿登门拜访,倒令楚天竹对他的评价提高了不少。
天色渐暗,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师徒俩开始往回走,准备吃晚饭。
离火堆老远,就见王文轩蔫头耷脑的来回走动,口中念念有词。
楚天竹直走到他面前,他才猛然惊醒。
“你这是怎么了?”楚天竹看他状态不对。
王文轩跟着他们在营火旁坐下:“唉,也不是甚么大事,我只是见这荷叶青翠可爱,又有诸多妙用,想写一首诗,只是怎么也写不好。”
楚天竹对诗文一窍不通,爱莫能助。他拾起一截手臂粗的竹竿,拨开营火,挖掘藏在下面对荷叶包鸡。
黄栌一边给师父打下手一边说:“那有何难,我来给你做一首。”
他略微思索,指着被王文轩放在一旁的荷叶帽:“人人都说荷叶好,夏天摘来作凉帽。”
楚天竹取出一包荷叶鸡,放在竹簸箩上打开,鸡肉的香味和荷叶独特的清香混在一起,引得人食指大动。
黄栌接下半部分:“包住肥鸡一起烤,香得文轩呱呱叫!”
王文轩哭笑不得:“你这哪里叫诗,尽拿我来打趣,况且我如何能呱呱叫了?”
黄栌对他挤眉弄眼:“你的肚子呱呱叫!”
三人哈哈大笑,跃动的火光映红了他们的脸庞,楚天竹感觉到,一些纠缠着他的灰暗阴霾,在笑声中渐渐消失。
另一个世界的事情,他无人可以倾诉,规则限制他说不出口。
整个下城的命运压在他年轻的肩膀上,重逾千斤;亦师亦友的西羽,原是另有图谋的敌人。
种种情绪堆积在楚天竹心底,前路漫漫,他只能独自行走。
但此时此刻,他决定放任自己,沉浸在这小小的快乐中。
两只香喷喷的荷叶烤鸡、时蔬鲜果、风味小菜,摆满了竹林小院的石桌,三人大快朵颐。
一顿饭心满意足,王文轩放下筷子,眯起了眼睛:“今日月白风清,又迎竹仙师归来,如此乐事,可惜无酒啊。”
黄栌:“村里没有酿酒的人家,要买米酒,得去镇上才行。”
“镇上那家不行,”王文轩露出嫌弃的神色,“我先前租住猎户的小屋时,叫猎户代买些酒水,结果他在镇上买来的米酒,实属粗劣,不堪入喉。”
“那怎么办,我们自己酿?你看过那么多书,应该也会酿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