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臣的艰辛路(科举)+番外(729)

作者:卷六一 阅读记录

女儿喜欢舞刀弄枪是事实,他当然不会剥夺怀知的爱好,但现在怀知太小了,北疆又那么乱……

“翰林院的谢大人喜欢出尔反尔么?”罗棠笙嘴角翘起。

“什么出尔反尔?”谢行俭觉得莫名其妙。

罗棠笙从谢行俭怀里直起身,眼睛心虚的乱瞟:“我是用夫君的口吻给我爹回的信,在我爹看来,是夫君同意让怀知去北疆。”

“什么?!”谢行俭霍然大叫。

谢遇年的小眉毛轻轻皱起,自觉地从亲爹身上爬下来,背过身捂着耳朵不搭理两个大人了。

“你就不怕怀知在北疆有三长两短?”

谢行俭也是气晕了头,第一次冲罗棠笙吼,“这事你做的有些鲁莽了,我原打算写信给岳父,让他留怀知住两天就送回来,现在经你一说,我这信压根就没了寄的必要。”

罗棠笙自知理亏,闷闷道:“你以为我舍的将怀知送出去?这不是因为怀知想去吗?我当娘的拦着不让,她就哭,我见不得她哭。”

谢行俭蹙起的眉头缓缓平下来,好半晌才咬牙道:“三年,三年后怀知必须回京城!”

这个朝代对女子的束缚太多,女将军或是女官的职位几乎没有,他可不希望他的女儿在战场拼搏小半辈子什么荣耀都没有,最后拖着一身的伤下嫁给一个从来没见过的男人。

罗棠笙当然不知道谢行俭心中所想,直到多年后谢怀知出嫁的时候,罗棠笙知晓谢行俭为了女儿在军中的前程做下的那些争取和努力,顿时感动的难以言语。

……

回到京城后,谢行俭褪下闲散立马投身于政事中,因新的一批翰林官才进翰林院没多久,除了训导这些年轻的翰林官,谢行俭还要往返在御书房和皇家书院。

去年太上皇在睡梦中驾崩,太皇贵妃紧跟着殉情,一夜之间,敬元帝两鬓白了不少,容颜也苍老了些。

下葬太上皇两人后,敬元帝秘召了几位大臣进宫,其中就包括谢行俭。

“朕欲在太子及冠后禅位给太子。”

此话一出,谢行俭既惊讶又觉得在意料之中。

这些年他跟太子相处的越发融洽,从太子的口中得知,敬元帝和皇后娘娘之间渐渐起了情爱之色,敬元帝显然继承了太上皇重爱情的一面,才四十来岁就想着退位安享晚年爱情了。

几个大臣俱是惊疑,不过很快恢复平静,敬元帝定定的看着底下几人,随后让钟大监取出圣旨,秘宣徐尧律、木庄并御林军首领曹弼三人日后教导太子朝政相关事宜,比如君臣之道,俗称东宫太子太傅,而谢行俭则单独拎了出来,专门负责教导太子修身、文理,以及规劝太子过失等,俗称太子少傅。

这些是秘宣的旨意,并不被外人所知,太傅少傅的称谓也要等太子正式登基后才能被授予。

谢行俭三十二那年,二十岁的太子正式登基称帝,始称熙宁帝,年号天福。

天福元年,熙宁帝册封了谢行俭等人的太傅少傅等称号,除此之外,熙宁帝破天荒的提拔了翰林院掌院学士的位份,也就是说,谢行俭所上任的掌院学士一职从‘从三品’的状态,破格转正。

这一遭变化可把翰林院乐坏了,翰林院在朝中的地位本就尴尬的很,说它清贵吧,的确清贵,连一把手都只是一个从三品的官(名义上一直是正三品,实则权利远远达不到,久而久之默认为从三品),瞧着六部一溜的正二品和正三品,再瞧瞧翰林院,可见翰林院的官阶有多低。

翰林院的提升,意味的科举出身的翰林官在新帝眼中的分量越发的高,这种致命的信息被读书人嗅到后,从新帝那年开恩科,而参加科举的人数比上一届翻了一倍的数量就可以看出,科举潮来临了。

元福元年,熙宁帝的长子出生了,出生当天,北疆传来捷报——嘉勇公率领罗家将凯旋回朝。

捷报骏马飞奔进京城的时候,谢行俭正领着一帮翰林院夜以继日的批阅今年的进士朝考卷子,远远的听到振奋人心的锣鼓声,谢行俭哗啦一声摔下笔。

“大人,您这是怎么了?”望着上首失神的谢行俭,屋子里的翰林官纷纷停下笔围上来。、

谢行俭一点都不在意墨水将身上的锦衣弄脏,喜悦的自言自语:“怀知回来了,我得去城门口接她去,三年没见,怀知应该没忘了爹爹吧?”

说着,他举手摸摸发髻,又转过身问众人他这身出去见人可妥当。

翰林官们齐齐指向谢行俭腰间大片的墨汁,谢行俭唔了一声,“脏点也好,怀知在北疆风餐露宿,当爹的在京城过得逍遥日子,她肯定心里不舒服,怀知在北疆没有干净衣裳穿,等会我不嫌弃她邋遢,她也莫要嫌弃我这个爹脏,嘿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