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艰辛路(科举)+番外(720)
“就是!”嘉勇公附和的点头,“绝对不能惯着!”
罗棠笙抱着儿子的手一紧,抬头对王氏使使眼色,撤了饭菜后,王氏拎着食盒进了屋,嘉勇公和谢长义偷偷摸摸的跟在后面瞧,不一会儿,只见王氏垂头丧气的走了出来,食盒原封不动的拿回来了。
这是真绝食?
谢行俭一连三顿没吃,之前叫嚣着不能惯着谢行俭的谢长义坐不住了,指挥小怀知去劝谢行俭出来吃晚饭。
一向听女儿话的谢行俭依然没出来。
“爹爹说,他郁气积心,不想文思泉涌,写了好些诗文,不过有两字拿捏不准,喏。”
说着,小怀知将手中的纸张举过头顶。
嘉勇公和谢长义急忙接过纸张,谢长义喃喃读出口:“遇俨,遇宴,遇年,遇成,遇安……”
嘉勇公琢磨:“容长怎么跟遇字杠上了?”
“遇?”谢长义突然拔高音量,“我谢家孙子辈刚好就是遇字辈。”
两人的目光唰的聚焦在纸上,“莫非这些是小宝给孩子取的名字?”
知子莫若父,谢长义猜对了,纸上列出出上百个遇字辈的名字,是谢行俭空着腹花了一天的时间想出来的。
亲爹呕心沥血想了这么多名字,谢长义和嘉勇公便是想替孙儿/外孙取个好听的名字,无奈谢行俭这招苦肉计用的太厉害了,大概有两人还不同意谢行俭亲自给儿子取名,那么谢行俭就继续绝食反抗的趋势。
在谢行俭据理力争下,谢家小少爷的名字终于定了。
——谢遇年。
这一年,谢行俭二十三岁,儿女双全,不日将要出任淮安水上霸主漕营总督一职。
第241章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得了上任圣旨之后, 谢行俭窝在家里休息(生气)了两天,中途还因为儿子的取名风波绝食了一天, 第三天, 谢行俭收拾好包裹, 去吏部领了相关牌子准备出发淮安城。
罗棠笙还没有出月子,这次上任自然不能带罗棠笙一起,漕营上任一去就是三年, 想回京城只能等年尾时才能回来一次,小怀知一听爹爹要过年的时候才回京,顿时哭的稀里哗啦。
谢行俭也舍不得家,可是君令在前, 他不得不听从。
王氏担心儿子一个人在淮安城容易想家,便让六岁的团宝跟在左右解闷, 谢行俭觉得解闷倒没什么,主要他不放心团宝那张嘴,在皇家书院呆着总是闯祸,还不如跟着他去外边闯荡闯荡。
就这样, 团宝背上包裹, 雄赳赳气昂昂跟在队伍中间出发淮安城。
直到走出京城大门,遇到路上等候多时的太子车队, 谢行俭才明白敬元帝让他出任漕运总督的用心。
“太子哥哥在那!”团宝扑腾放下包裹,兴奋的扬起手指向对面。
谢行俭嘴角弯曲,大手揪住跃跃欲试跳车的团宝,太子已经长成小小少年郎的模样, 此刻坐在高头大马上灼灼的望着谢行俭,气质雍容,脸上溢满欣喜的笑容:“父皇说先生此去淮安城有些寂寥,便让本宫作陪,先生,请吧——”
说着,一扬马鞭,骏马开道。
“太子哥哥也要去淮安城吗?”团宝忍不住搓手,高声喊,“小哥说淮安城比庆州好玩,到时候团宝领太子哥哥欣赏淮安美景。”
谢行俭满头黑线,发誓去了淮安城后,绝对不让团宝离开他半步。
已经驰骋老远的太子回眸,吆喝道:“淮安城南来北往的人不比京城少,父皇说趁着先生去淮安上任,本宫出去体察民情他老人家也放心。”
太子上回在庆州似乎被谢行俭打怕了,吁停马儿漫步在谢行俭的车轿旁,笑道:“淮安城的人贩子不比庆州少,团宝想出去玩可要提前跟先生说一声,听说人贩子最喜欢逮团宝这般大小的孩子,长的白净又鲜活,还熟读诗书,去了新家还能省下读书的银子……”
团宝满眼怨恨的低下头,望着锦衣撑起来的小肚子,气哼一声,闷闷的背过身去。
谢行俭笑了笑,没理会生闷气的小弟,看向太子:“殿下预备在淮安住几日?”
“几日?”太子干脆利落的道,“先生在淮安城呆多久,本宫就在淮安呆多久,这是父皇的原话。”
见谢行俭不相信,太子从怀中掏出一封信。
是敬元帝的亲笔信。
信上说太子想要执掌天下,总久居深宫不妥,看不见民间的艰辛和苦难,日后怎能体恤老百姓的难处,所以便让谢行俭在淮安上任期间,领着太子多出去转转。
看完信后,谢行俭微不可查的叹口气。
十二岁的孩子,敬元帝能指望太子体察什么民情。
嘈多无口,此去淮安上任,谢行俭又开始了带学生办公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