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在松岭县令家门口停了下来。
“几位是?”守门的家丁上前,恭恭敬敬的问。虽然是家丁,见识不多。但富贵的人还是认得出的。
“你们县太爷在吗?”李洛道。
“县太爷去衙门了,还没回来。”家丁回答。
“那你们夫人呢?”李洛又问。
“这……夫人在。”但是大人不在,夫人是女眷,见外男不太好吧。
“去告诉你们,李洛来趁一顿晚饭,马儿你仔细喂饱了,我去找你们县太爷。”李洛吩咐。
“好嘞。”家丁叫了人一起拉马,然后又回去稟告了县令夫人,县令夫人听到李洛来了,高兴坏了,赶忙吆喝着下人去准备酒菜,要好好的准备。
松岭县因为大米的批发,整个县的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假日每户人家10亩地,早稻和秋稻也能卖个50两银子,去掉人口税、土地税,还能赚个三四十两,所以曾经被认定特级贫困县的松岭县百姓,终于雄起来了。而这些功劳,在老百姓的心中,自然是松岭县令的。
朝廷每年收税的时候,松岭县也是缴纳的最快,最早的。
当然了,松岭县的雄起,让其他县看了非常的羡慕、眼馋,所以其他县的县令来像松岭县的县令取经,问松岭县县令,这么多的大米卖给谁?
松岭县县令真愁着要跟李洛汇报这件事呢,没想到李洛进来来了。松岭县县令送走了其他县的县令,看着李洛等人由远及近的走来,他眼睛一亮:“小……少爷。”小侯爷三个字差点脱口而出。
“县令大人。”李洛被他热情的举动吓一跳,“县令大人很想我?这般的情不自禁。”
松岭县县令被调侃的耳朵一红,小侯爷真是的,自己都一把年纪了,他还这样开自己的玩笑。“是有事情跟小侯爷商量,正想着给小侯爷写信呢。”松岭县县令转而又道,“小侯爷是为太夫人而来?”
“是,我来守孝半年。”李洛道,“这半年都在会这,你有什么事情直说无妨。”
“那下官就直说了,侯爷请。”
走进内室,松岭县县令让下人上茶:“下官刚刚送走了其他县的县令,他们为大米的事情而来。想问下官,这收大米的人还要不要大米。”
“怎么?他们也想种大米?”李洛笑道。
“可不是,就是羡慕咱们松岭县了。咱们松岭县现在家家户户条件好了,不再是落魄县了,大家的眼睛都亮着呢,当然想要分一杯羹。”松岭县县令道,“不过这都是小侯爷功劳,如果没有小侯爷的照拂,松岭县老百姓的生活也不会提高,偏偏他们还不知道是小侯爷所为,让下官占了便宜,下官代替松岭县的老百姓多谢小侯爷。”
“不必。”李洛让他起来,“如果没有你,我一个人也做不来,事情虽然是我提议额,但是也离不开你的监督和付出。”
“下官要被小侯爷说的脸红了。”松岭县县令是真的脸红了。这般被表扬,不好意思啊。而且小侯爷还是户部尚书,他接任户部之后,国库开始有钱了。
“我看你皮厚的,还会脸红?”李洛调侃,“你去告诉他们,大米是不会再收了。自从人口税和土地税改革了,本侯又全国巡抚之后,那些贪官污吏收敛了,百姓的缴纳的大米,也足够军队吃的了。松岭县的大米是我私人出钱收购的,所以其他县不会再要了。不过,你可以问问其他县的县令,他们那边有什么其他的特产。跟风是赚不到影子的。”
“其他的特产?小侯爷指的是什么?”松岭县县令问。
“比如养殖的、比如种植的,你们松岭县的特色现在是大米,每个地方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带动老百姓,如果他们也跟着你们种大米,一则大米不需要这么多,二则大米多了就会廉价,而这便宜下来的价格,吃亏的就是你们。”李洛分析。
“下官明白了,多谢小侯爷提点。”松岭县县令想了一下,“小侯爷,枣子算不算特色?”
“枣子?我看看。”李洛来古代这么久了,还没吃过枣子。毕竟男人不补血嘛。
松岭县县令赶忙去拎了一篮的枣子过来:“就是这个,咱们西北穷,不只是松岭县,就是连其他的县也是穷,这个另外一个县令送来的。这是去年的枣子,一般是在七月底成熟。他们那个县枣子特别多。吃不光又卖不掉,只能扔掉。”
“红枣补血,怎么会卖不掉?”李洛好奇。
“因为他们那个县家家户户都有枣子,谁会去买?而且也拿枣子送人,再说就算是买了枣子吃也买不了这么多啊。”松岭县县令道。
“胡扯。”李洛忍不住道,“这枣子营养多好,女人每天都吃这个,能年轻十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