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后宫里的各位妃嫔见着陛下不在,一个个都放松许多,出来逛花园玩耍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明显是之前憋得太狠了。
但每次阿措与她们撞见,她们总会立刻躲开,生怕惊扰到她。
每当这个时候,阿措总感觉自己是狐假虎威里那只狐狸。
元珣的威势太盛,就算他人不在,也不敢有妃嫔在阿措面前造次。
在元珣离开的第七天,榴花宫来了位稀客——
阿措的外祖母,陈老太太。
陈老太太的身体不太好,为了避讳所以一直没进宫,且出于近乡情怯的心理,她不太敢见自己这位外孙女,生怕见着她,就记起自己女儿的早逝与心头的遗憾。
所以她这次突然递牌子进宫,着实让阿措有些惊讶。
之前祖母将陈家与她的利益关系分析了一番,阿措虽然听得云里雾里,却明白了一点,她和外祖家是系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不求亲近,却也不至于疏远。
所以这回陈老太太求见,阿措同意了。
她对陈家没什么感情,说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平平淡淡如白水。
陈老太太是位清瘦的小老太太,算起年纪来,她比沈老太太还要小一岁,但看起来比沈老太太老了不少,两鬓是经年风霜染就的银白,一张瘦长的脸上布满皱纹。
从她踏进榴花宫的宫门时,就格外的拘谨恭敬,礼数周全的不能再周全。
阿措屏退了宫人,想让她自在一些,又试探的唤了一声,“外祖母,不必多礼,你坐下说话吧。”
这软软糯糯的嗓音如清风拂面,陈老太太忍不住抬头往座上看去。
只见长榻之上的华衣女子,肌肤白皙,生着一张小小的瓜子脸,朱唇榴齿,一双莹润的眼眸宛若清泉澄澈。
她模样瞧着还稚嫩,眉眼间却透着一阵贵不可言的气势,让人不敢轻视。
这就是自己的外孙女么?
陈老太太老眼湿润,视线又落在阿措突起的肚子上,心底更是感触。
泪眼朦胧间,她仿佛看到了女儿当初怀着身孕的模样,只不过那时,女儿的眉眼间是化不开的惆怅和凄冷,全然不像阿措这般的惬意舒心。
如果当初老爷没有被调离京城任职,有娘家在京中撑腰,女儿也不至于被沈隽那污糟的后院给磋磨至死……
若是女儿还活着,瞧见外孙女这般出息,也是无比欣慰的吧。
“弟妹,坐下吧。”沈老太太见她还怔怔站着,忍不住轻声提醒着。
“噢噢。”陈老太太这才回过神来,不好意思的擦了擦泪,朝着阿措慈爱一笑,“让娘娘见笑了。”
阿措也在好奇的打量着这位外祖母。
她能从她的眼中看到关心与亲近之心,唔,至少目前来看,是善意的。
对于刚接触的人,阿措不善言辞,大部分时间都是沈老太太在暖场,她只要负责笑就好。
聊了一炷香,吃了一盏茶,气氛也渐渐活络起来。
沈老太太斟酌片刻,轻声问着陈老太太,“弟妹,你此次入宫求见,可是遇到什么事了?”
听到这话,陈老太太的脸上浮现为难之色。
纠结须臾,她终是点了点头,一脸歉意的看向阿措,“娘娘,此次臣妇入宫的确是有件麻烦事要禀告……”
阿措眨了眨眼睛,温和道,“外祖母您说。”
陈老太太叹道,“全是为了暮云那个不懂事的丫头!”
沈老太太和阿措皆是一怔,唰唰看向陈老太太。
只听陈老太太无比懊恼道,“她、她实在胆大包天,竟然女扮男装,一个人混入军营打仗去了!”
沈老太太和阿措,“!!!!”
陈老太太眉头揪着,恼道,“大军出征的头一天,她从宫里回来后就说累了,要好好休息,谁都不准打扰。其实当天下午就从狗洞偷溜了出去,跑到军营报道去了……直到第二日中午丫鬟才发现人不在屋里,只在桌上发现了一封书信,喏,就是这封——”
她说着,从袖中拿出一封书信,双手递给了阿措。
阿措接过,展开一看。
嘿,这字写的比自己还丑。
一个学渣在另一个学渣身上找到了一种微妙的优越感。
阿措又仔细看了看那信上的内容,大意很简单,就是她不想嫁人,想要效仿前朝的女将军,便化名陈牧云投军,想要挣出一番功业来。
写到后面,她的字越发飘逸。
透着薄薄的纸张,都能感受到她心中熊熊燃烧的志气与向往。
难怪上次云姐姐送了那么多小玩意来,原来是早有从军的打算,才一次性把东西都送来了。
陈老太太那边还在叹息着,“这丫头从小没有娘教,原本只以为性子粗野跳脱一些,万万没想到她竟然这般胆大妄为。我们刚看到信的时候,还当她是在开玩笑……后来还是你舅舅跑到军营里一打听,的确找到了一个叫陈牧云的新兵……唉,女扮男装投军,这要是让人知道了,可是欺君罔上的大罪!我们都慌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