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行之的古代日常(257)
考生:……
原来我只是个铺垫。
李云玺话里话外,都透露着对景行之的亲昵,任谁听了,都知道李云玺的真正意思。
大家都很捧场地“哈哈哈”。
其中有几个是真正的快乐,不为人知。
反正宿明圆挺高兴的,还觉得圣上这么玩挺有意思。
景行之每个字都听得清楚,能怎么办,只能快速下笔,加快速度,完工了手里的两幅画,然后和着自己的答卷一并交上去。
最后他交上去的答卷,却第一个到了李云玺手里。
李云玺看得直点头,他这个水平看得不是文笔,而是字里行间的思想和想法,能不能用,怎么用,如何用,看多了甚至能够判断臣子的秉性和适合职位。
景行之为人稳重,可思想开阔,一颗心是先进的“为人民服务”的红心心,着眼常在百姓,目光长远,但眼界也能处理好利益纠纷的关系,行文极有看点。
李云玺看完了,自己满意地点头,然后对其他大臣道:“你们也瞧瞧,还可以。”
李云玺说出这话的时候,终于体会到了那些死不要脸的大臣,一个个吹自家子侄的心态。
嘴上说着可以,但是脸上和动作都在说:“你快看啊!快看,我家这个小子,是不是厉害得不行?!你们家的,都不如我家这个!”
李云玺心想自己小师弟可厉害了,不用自己这儿通关系,就能稳坐第一,状元到手。
老师是状元,教出来的弟子也是状元。
朕离这状元,也就是一个出身的问题。
朕要是不是皇帝,朕说不得也是状元了。
李云玺越想,嘴角弧度越大。
宿明圆偷偷瞥了两眼,瞧见他家圣上胡子都翘了起来,赶紧低下头,偷偷地笑。
不怪宿明圆忍不住,他任职的这个督学,三年一届。因为李朝不让大臣的门生结党派,每个够资格的大臣基本上只能做一届。
所以宿明圆手下,只会有这一届的进士,是他的门生,会叫他座师。
这种情况下,当然是这批进士质量越好,宿明圆越高兴。
景行之一看就招李云玺喜欢,前途一片光明。
宿明圆觉得自己光是靠这一个状元门生,就可以笑傲前三届,称霸后三届。
这里两个男人偷着乐,外头景行之正和一众准进士吃饭。
景行之一出来,吴明瑞便朝他招手,避免了被孤立的尴尬局面。
等景行之走到身边,吴明瑞好奇气问:“行之,你画了什么啊?把我画进去没?”
景行之点点头:“画进去了。”
有人觉得景行之吹牛:“吴兄在你后面,怎么画进去的?”
景行之看向这人,笑笑:“你坐在最后一排第五个,你也画进去了。整个宫殿的举子,我都画进去了,一人没落的。”
“我坐那么角落!你怎么知道的?!”那考生惊讶了,筷子差点从手里掉出去。
“我之前认真看过几眼,都记住了。”景行之淡定道。
都记住了,可和都把人画到画上不一样。
想到圣上帮着他们“欺负”景行之,景行之还不计前嫌,愿意将他们画在献给圣上的画上,所有人都顿时服气了景行之的人品!
怪不得这景行之在汉北府学子中,名声那般好,原来真是个坦荡君子啊!
“坦荡君子”四个字,不断地从不同的的人群反馈回来,听得景行之都不好意思了。
画纸不够大,两百多个人,都在埋头写字,能画出什么东西来?
景行之小人倒是画了两百多个,可是小人都没有……脸,除了他自己,每个小人都只哭出了后脑勺。
倒是那张他准备自己留着的,景行之画了李云玺和几个阅卷的大臣,把几个人的神态都画了下来,和那张百人殿试图配套。
这厢大家吃完了饭,坐着聊了会天,所有人便发现景行之也是挺好相处的一个人,一众起码也是同进士的同年们聊得挺开心。
两个时辰后,章通把人领到开阳殿大殿台阶前。
准进士们都知道,正事儿来了,殿试名次出来了。
众人按照会试的名次分作两列,屏息站立。
景行之站在左侧的第一个,对面是会试第二,身后是会试第三。
第二瞧着年过了四十,蓄着一把漂亮的胡须。第三倒是个年轻人,瞧着约莫二十四五,也还年轻。
两个人偷偷地瞄着景行之,发现景行之表情淡然,在心里悄悄劝自己稳重。就算心里起伏不定,起码面上也要看起来很淡然啊!
正心潮涌动,大太监捧着明黄圣旨,站到高台之上,亮开了嗓门。
“今科状元:汉北府,景行之。”
……
状元之名,三诵于殿前,独一份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