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前任小姑(343)
明明一桌只有两个人,他们却聊出了四五个人的架势。
林沐心知道,哥哥必须要请帮手了,往后他一个人怕是忙不过来。
“早知也点‘荤’菜见识见识了。”李姵晗有些可惜道。
章豫径直去后厨打了饭,是五常米煮的,米饭粒粒晶莹浑圆,独有的清香让人腹中饥鸣不已。
他还顺便给二楼除他们意外唯一一桌客人顺道打了两碗饭,趁机瞄了一眼,回桌坐下就笑开了。
“他们吃得特开心,我看你哥店里的分量,不太够。”章豫忍俊不禁。
林沐心忍不住转头看看,只见那两位客人埋头在饭碗里,已经不再聊天。
他们两桌点的汤品都是一样
的,林军很快就将最后的汤品送上,林沐心拉着他坐下:“一起吃。”
“对啊,一起来吃。别忙了。”李姵晗也招呼道。
林军本想自己回后厨去,听李姵晗说,就顺势坐下,询问:“还和胃口吗?”
“唔!”章豫吃着饭,对他竖起拇指。
林军的手艺那是没得说的!
“你爸妈还在楼下忙着吧?一起来吃饭吧?”李姵晗又说。
林沐心笑道:“您先吃,我爸妈惦记着下边的生意,让他们来他们还不乐意呢。”
于是大家开始吃饭,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林军告辞,去给两桌人斟茶,顺便给另一桌客人算账。
三菜一汤外加两份不限量添的米饭,一共四块一毛五。打折凑个整,就收四块钱。
这年头敢来王府井大街溜达的,家里肯定不差钱。五块钱的消费,不仅吃了几道新奇好吃的素菜,还有品质极佳的茶水,走的时候,林军还送了一小罐子泡菜。
下楼时,两位客人还有点懵懵的。
“那菜才四块钱?”其中一个说。
“你不就只给了四块吗?老板还送了罐子泡菜给咱们。”另一个说。
“太便宜了吧……”客人感慨地摸着肚子,“那个松鼠鱼,比真的松鼠桂鱼还好吃!还没鱼那腥味儿!我这吃饱了,肚子里舒舒服服的,不烧胃。”
“吃点儿素是好,对了,你爸不是去医院,检查出了那什么……三高吗?下次你带他来尝尝。”
“好吃!”那个还在感慨,根本没注意另一位同伴的提议,“比友谊饭店的还好吃,友谊饭店还贵,还得饭票,还得吃服务员的白眼儿。”
两人下了楼,忽然见到门口排起的长队,急忙道:“哎哟,赶紧排队!吃饭吃得把这事儿给忘了,我妈可是点名要吃林氏糕点的山楂锅盔和鸡蛋糕呢!”
“赶紧赶紧,哦我的天,这要排队多久啊。”
两人看得眼睛都花了,急忙到队伍末尾去排队,不一会儿,他们身后又有了好几个排队的人。
排队的功夫,两人又交流上了:“你说林氏食品是不是咱们这儿现在最火的店了?你瞧这人排的。”
另一个人说:“你别瞧糕点这边这么多人,我看啊,以后二楼也得是这个架势
!”
有人听到他们的对话,于是好奇问:“二楼是干啥的?饭馆?”
“对对,特好吃!”
“二楼?就这二楼?卖什么的?”
“饭馆,里边菜又好吃又便宜,环境还特好,赶紧去尝尝。”已经吃过一顿的客人,俨然成为了忠实的拥趸。
排队的人一听,就有些蠢蠢欲动起来。
他们瞧瞧挂在店里的挂钟,那分针和时针也差不多在正中间对拢,顿时觉得饿了起来。
本来林氏糕点开业就在上午十点二十八分,排队这么久,也差不多饿了。
但他们又舍不得放弃排了这么久的队伍,只能焦急无奈地数着自己前边还排着多少人。
二楼,林军兄妹俩收拾了桌子后坐下,哥哥就有点感慨。
“好像一个人是不太行。”他说。
章家一家三口正在喝茶吃点心,闻言异口同声:“那肯定的!”
“那就限制一下客流吧。”林军说。
林沐心懵:“哥哥哎……”
林军已经站起来算坐位了,靠窗户这边有六桌,里边不靠窗户有六桌,外加六个包厢。
一共十八个坐位,对比起那些大型的国营饭店,实在是有点不够看。
“中午接待十八座,晚上接待十八座,一天三十六座……”林军算着,有些愁恼,“好像也还太多了,要么把中间不靠窗的位置撤了?”
章豫差点儿笑喷:“我的哥,你的解决办法不是开源,而是节流?”
林军不管什么开源还是节流,他的确想开个小饭馆,注意,是小饭馆。
但这十八座的饭店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极限,原本林茂国告诉他挑了个二层小楼,说把店开在一块,林军还很开心。哪知二楼这么大的场地,他还尽力扩大了各个座位间的间距,还能有这么多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