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吃货生存指南(220)
胃口不好、心情不愉,再加上年纪大了,老夫人的身子也没有以前硬朗了,记着一件事便反复的琢磨思考,生怕倒头来她才是那个讨嫌的人。
几日后老夫人接到了封邀请众人赏花的帖子。赏花只是个名头,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凑一块儿,聚一聚聊一聊,否则整日窝在自家府里都要憋出病来了。
老夫人虽然没什么兴致,但还是去了,去了以后又开始想心事。她一想事,脸上的神情越发刻板严肃了起来,惹得其他人纷纷交头接耳。
有那眼神精的,想巴结老夫人的妇人见她神情严肃,眼珠滴溜溜一转,搭话道:“容老夫人今儿是怎么回事,可是有烦心事?”
老夫人地位高,是高门主母们簇拥的对象,贵女及笄若能让她插簪,脸上都有光。
她一不开心了,哄着她说话的人一抓一大把。
“让我猜猜,可是你那儿媳又不省心了?”同她年纪相当的老夫人说话就轻松多了,以老姐妹聊天的口吻揭开话题,接下来大家七嘴八舌的附和道,话门子便打开了。
姜舒窈可谓是京中风云人物,耍着手段嫁了谢珣以后,丝毫没有“安分”的苗头,反而越演越厉,码头开市肆、打造小吃街、早食市肆,听起来就让人咋舌。
好好的一个高门主母,为何要身上沾上铜臭味?
正当大家等着看她笑话时,人家不仅没有如她们所想那般失败,反而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连自家夫君儿子也念叨着林家的吃食,时不时下值后绕路过去买点吃食回来。
“听说她时常往那小吃街抛头露面呢。”
“你可说呢,她母亲不就是那个性子吗?不过当年林家那群没皮没脸的族人要占了林家的家业,襄阳伯夫人跳出来撑住家业也是情有可原。可是林家如此富裕,光吃着娘家的老本她就几辈子都花不完了,何至于继续敛财?”
“是啊,这种儿媳妇儿真不省心,听说不仅去小吃街逛过,码头也去过呢,真是不懂规矩!”
一群人议论纷纷的,老夫人脸越来越黑。
“嘭”地一声,她将茶盏摔在桌面上。
刚才还七嘴八舌说姜舒窈闲话的人才意识到自己拍错了马屁,连忙垂头,生怕惹了老夫人的嫌。
“好一个不懂规矩,原来你们口里的规矩是用来压别人的,而不是用来约束自身的。”她的目光扫过谁,谁就一抖。
若是此时被她点名道姓说没规矩了,话一传出去,她们女儿近些年议亲都会难了。
幸好老夫人不是得理不饶人的人,她冷淡地说了几句后便以身子不爽利为由离府,留下一群人坐在屋内暗自咬牙,生怕有人传出她们嚼舌根惹恼了容老夫人的话柄。
老夫人离府以后并未马上回谢国公府。
这些日子她心头憋闷,出来透透气儿也是好的。
她吩咐车夫绕着河畔转了一圈,最后干脆下了马车,在河边吹风透气。
“你说,她们说的可有道理?”老夫人问嬷嬷。
嬷嬷连忙躬身:“老夫人,您可别往心里去,都是一群没规矩的长舌妇罢了。”
老夫人笑了一声,脸上神情更难看了些:“我往心里去个什么劲儿,我难道不是和她们想的一样吗?”
嬷嬷不敢说话了。
老夫人顺着河畔走,幽幽地道:“规矩?规矩到底是个什么,老了,老了,倒也糊涂了。”
她顿住脚步,站在河畔发呆,嬷嬷在一旁站着不敢吭声,
眼看着天色暗下来了,嬷嬷正待出声提醒,却听老夫人忽然道:“林家小吃街位于何处?”
嬷嬷一愣,她家那口子是外院做活的,对外面的事很了解,所以她略有耳闻,答道:“约摸就在这条河的尽头。”
老夫人点点头,道:“走吧。”
嬷嬷一愣:“老夫人可是要回府?”
老夫人摇摇头,慢慢地顺着河畔往前走:“去小吃街。”
嬷嬷彻底傻了,跟着走了一段才反应过来:“老夫人,不乘马车吗?”
“走过去吧。”
老夫人此次去赴宴并未带很多下人,撇开两名车夫以外,就只有一个嬷嬷。两人步子慢,到了小吃街以后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小吃街挂起了灯笼,如火龙一般将整条街道映亮,正是热闹时候。
别说老夫人了,就是嬷嬷也不适应这份人来人往的热闹。
老夫人站在小吃街街头,惊讶道:“这就是林氏小吃街吗?”
嬷嬷也很惊讶,她只是知道小吃街生意不错,却没想过如此红火。这么长这么宽的一条街,居然挤满了食客,有一看就是手里拮据的百姓,也有穿着绸缎的贵人,人挤人的,放眼全京城也没有其他地方比这更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