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在古代的幸福生活(243)
“二丫,也真是笨,要是靠着我这个大舅,这红庆酒楼别说开遍临海城,那是开遍全陈国都不在话下!”
林氏动了动嘴角,李如花前些日子说得话,又在她心口翻腾。
“阿春,要是你当了家,做了大掌柜的,还能让二子留在酒楼里吗?”
“那得看他有没有这个能耐了。他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的人,让他看个账本看得懂吗?让他与旁的人去谈生意,他懂那些吗?那生意在他手上肯定会败了的!”
林氏的眼中闪过失望,她仿佛看到了许多年前,面前的大儿在家里安心的读书,而她家二子却挑着货物走街串巷,无论对谁都卑躬屈膝,赔着笑脸。那时,她只觉得大儿的读书声真好听呀,却忽视了那令人心疼的背影。
大概是瞧着林氏脸色不好。
李如春连忙改口:“娘,刚才那些话,我也只是说说。阿秋是我的亲弟弟,我发达了,哪能不管他的!”
林氏一时间心口闷得紧,也听不进李如春的喋喋不休了。
“老大,娘有些累,你先回去吧!”
李如春诧异的看着林氏,他咋感觉怪怪的。
“那娘,你要记得跟二丫和二子说这事啊!”
林氏看着李如春出了门,头痛的倒在了床上。她错了吗?她真的错了吗?或许,或许她是错了吧?
她一向把孝顺挂在嘴边的儿子,至始至终都没有对她说过一句关心的话。都有没有问过她,身子骨还好吗?有没有瞧过大夫。
哎…
李如秋也是傍晚回家的时候,听到林氏病了的事。那是直接去了林氏的房间。
“娘?”
李如秋轻声走了进来,看着朝里躺着的林氏,试探的喊了声。
见林氏没有动静,只以为她睡着了,伸手帮着她拉了下被子,才向外走去。
“二子!”林氏坐起身,看着李如秋的背影,一如很多年前他离家的时候。
李如秋止住脚步,又转过身在床边坐了下来。
“娘,没事吧?我已经吩咐人去请王大夫了。待会让他好好瞧一瞧!”上了年纪,难免精神气不好。他也知道他娘的心事,可是有的事他也有自己的坚持。
林氏伸出手,紧紧的握着李如秋的手。
“娘,你这是咋的了?”他娘瞧着有些许不对劲。
林氏摇着头,仔细打量着李如秋:“娘只是觉得有好长时间没见你了,好长时间了!”
她又想起了她家二子第一次带着姜氏来家里的时候,以及坐着马车离开,几次回望的场景。那时的她虽然略有伤感,可是情绪并不浓烈,此刻想来,实在亏欠这个儿子太多了。还有她的两个闺女。原来她这个娘做得并不好。
李如秋被林氏看得怪不好意思的:“娘,是儿子做的不好!以后儿子定日日来请安!”
林氏点着头:“好,好!”
“刚才金哥儿她奶奶吩咐厨房里专门炖了汤,你多少得喝点,这样人才有劲!”
…
一句句窝心窝子的话,听得林氏连连点头。
“对了,金哥儿呢,我感觉几日未见他了!”
李如秋一说起金哥儿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娘,我和你说哦,金哥儿上学堂了,先生都夸他聪明呢!那字写得可好了,诗都会背好些首了呢!昨日,写了几页大字,我的名字都会写了!”
林氏觉得此刻的李如秋的双眼是闪闪发光的。那眼中、那脸上有着无限的期待。李如春那会子在她耳边说得话,再一次回荡了起来。
她把李如秋的手紧紧握着。
她错了呀,真的错了!
“娘,这是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李如秋看着突然落泪的林氏,担心的问道。
林氏摇了摇头:“我只是想起以前的一些事,有点想老家了!”
每个孩子生下来时,他们家都有种树的习惯,也不知道那些树如今长成啥样了,她突然想回去看看来着。如果有可能,有可能…
李如秋听着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事啊!前些日子,和二丫还讨论过这事呢,今年啊,我们还是回老家看看。顺便看看镇上的酒楼以及几个庄子!年后也歇上些时日再回城里来!”
“好,好!”
李如秋等着林氏睡下了,才从房里退了出去。本来对里躺着的林氏却突然转过了身。窗扉里,夕阳的余晖照亮了屋子的一角。她略显惆怅的看着外面。
她老了,她的二子也不再年轻了,而她的几个孩子,都有了儿女了。
李如秋一回屋,姜平就走了过来。
“娘没和你说啥吧?”
李如秋疑惑的看着姜平。
“白日里,大哥过来了,在娘屋里坐了一会,我怕娘听了大哥的话,又说了啥让你为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