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零卖红糖(34)
“
第18章 固粉
现在还没有朝发夕至的大高铁,坐着这个年代最贵最快的绿皮车,中间还要倒两次,差不多三天三夜才能到达甘蔗的产区G省。
可能是因为走的急,林建国并没有买到卧铺票。在林建国想象中,后世商业发达,用火车出行的人太多,票不好买,现在应该很容易的,没想到事实给了他一个教训,他想了想,唉,现在坐车 的人少,可车次还少咧。
林建国背着林妈妈亲手缝的装了十个煮jī蛋和四个烤红薯的小布包,踏上了火车 。这个年代,火车上保不齐还不流行“啤酒花生矿泉水”,一路上的吃食得自备。jī蛋出自她家的芦花jī“小红”,小红的名字是小旺起的,“小红”几年前不叫这个名字,叫“小绿”,是小壮起的,它以前是小壮的宠物,产的蛋多半进了小壮的肚子里,去年,小壮正式把它送给了小旺。
小旺随父母进城,当然也没忘记他的芦花jī。知道三叔要出门,小旺热情的把“小红”产的蛋都拿了出来,让三叔带着路上吃,林建国认真的挑了十个最大的jī蛋,并郑重的谢过了小旺。
到倒车的时候,林建国终于买到了卧铺。
一路上还算是顺利,林建国在一个小村子里用十块钱和十斤粮票换到了一户人家种在自留地里的二十多根糖蔗和两根果蔗。这个价钱是连根带地里的土,以及运到村口的运费。
“咱们可说好了,要是种死了,可不兴找后帐的啊。”老大爷再次叮嘱。
“大叔,放心吧,咱都说好了的,再说,我不傻呀,您想想,我要是来找后帐,你到时候不承认,我还要自认个投机倒把的,我坑谁也不能坑我自个,您说是不是?再说了,值当的吗,为了这几根甘蔗。”jiāo易到了最后一步,为了防止大爷突然反悔,林建国再次给老大爷吃了个定心丸。
大爷一拍脑门,想想,也是啊,这本来就是背着人的jiāo易。乐呵呵的拿着钱和票拉着平板车走了。
甘蔗在玉佩里长的挺好,当天就成熟了,林建国把甘蔗全砍了做成种苗,埋在土里,第二天再去看的时候,已经可以种了。基本上在玉佩里两天一熟,林建国在招待所里,就进去鼓捣这个,慢慢的,积少成多,熟的再做成种苗。
出来一趟,少不得往海边跑跑,用粮食从一些渔村里偷偷换了些海货,象海米,gān贝,和小鱼gān,小虾米。还有海带,每样换了五百斤,林建国还中间找了个邮局,每样各给家里邮了十斤,写的是林大嫂的地址。
其实林建国是想着多寄点的,不过考虑到林妈妈的小心脏,就没寄那么多。他有点后悔,和老领导断关系断的早了点。
不过话说回来,不早断,依林妈妈的性格,人家一下子给他家解决了这么多工作,说声改变了他家的命运不为过,肯定要请人吃个饭当面道个谢啥的,他哪有能力大变个活人去?
林建国下火车的时候,是下午五点多,坐了趟公jiāo,到家门口的时候,看到林妈妈正拿着一把扫帚追着一个妇女从家里跑出来。
咦,咋回事?
走到院子里,家人都在,小旺正偎在他妈怀里,小壮也坐在小板凳上靠在二嫂身上,三壮靠着他爸,大哥,二哥,建设和三旺也都坐在小板凳上,还有四个不认识的妇女。
“三儿回来了,没吃饭吧,我这就给你做饭去。”林大嫂抱着小旺站了起来。
“老三”
“三哥”
“三叔”
大哥二哥和建设几个侄子们也纷纷站了起来,小旺还扑了过来。林建国一把接住小侄子,抱了起来。
大嫂和二嫂携手进了厨房。林建国冲几位陌生的妇女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咱妈咋回事?”这怎么老妈打架,儿子儿媳这么淡定啊。
“哎呀,你就是老姐姐常提的三儿吧,刚才啊,就是个有名的碎嘴子,都是街坊邻居的,也不知道为怎么嘴就那么碎,你啊,别放在心上。”一个五十来岁的妇女招了招手,笑道。
“是啊,别当回事。”另一个妇女也慈祥的劝道。
林建国更懵了,他,受了啥伤害了?倒是说清楚啊。
“三叔,那个老脏婆子,是附近的邻居,昨天来串门的时候,说你是游手好闲的二流子,奶就呛了她几句,哪知道,她今天又来了,嘴还是那么臭,还这么说,昨天奶就说了,她要是不改今天还犯老毛病,我们都不用管,她一个人就能拍死她。我们给她掠阵就行。”三旺握着拳手,讲明了缘由。
林建国明白了,这是属于他妈一个人的战斗,不想升级成群架。
哦,那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