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零卖红糖(12)
听到林建国的回答,中年男脸上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行,那小兄弟,以后有机会见。”中年男扯了一个笑容出来。
“好,大哥,再见。”林建国心里已经是同意了大半,昨天jiāo易的时候,这位其实挺慡快的,刚才自己说以后没东西了,对方虽然失望,但也不失风度。眼神也很清明,看着不象是坏水多的,不过他还要回去想一想。毕竟,小心驶的万年船。
在六十年代,别说农村人,就是城里人,下馆子也是件很体面的事情。下过馆子的人,和没去过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在世人心中就是见过世面和没见过世面的区别。
因此,林建国觉得,带二哥来下馆子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这顿还得吃好吃饱。
兄弟两个要了两份狮子头,一张大饼,一碗jī蛋汤。一份狮子头是四个,兄弟两一人吃了一个,余下的六个 ,林二柱放进了昨天刚得的铝制的大饭盒子里。
出乎意料的是,狮子头做的味很正宗,真正做到了肥而不腻,回味悠长,林建国怀疑做狮子头的和昨天做红烧肉的不是一个厨师,当然,也有可能是一个厨师,但是这个厨师最拿手的是狮子头。
“怪不得城里人都喜欢下馆子呢,里面的东西,不仅管饱,味还特别好 。林二柱不禁感叹。
“是啊。二哥,以后咱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下馆子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的 。”林建国笑道。
“好啊,我等着我们三儿有出息,以后二哥就等着沾你的光了 。”林二柱憨憨一笑。
“二哥,大壮,大旺,二壮,二旺他们现在都不读书了,现在看来,读书的人不怎么吃香,人们读书也只是为了不当个睁眼的瞎子罢了,不过等过上十来年 ,读书的人会越来越吃香。大旺,二旺他们且不说,他们是大房的,就说二壮,三壮和小壮他们,二哥你有什么想法没?”从饭店出来,林建国问道。
其实他的计划里一直有引导侄子们好好读书的,可是他突然想到,二壮,三旺虽然才上完三年级就不读书了,回家挣工分,可是,他们今年也才十二岁,到78年,也就25岁,读大学也不算晚,而且小学知识不那么深奥,林建国有信心,给他们补补,还是能跟上五年级的课程的,这件事要早早打算了。
当然,还要看孩子们自己的意愿,他只是当叔叔的,不qiáng求。不过,该做的准备他肯定是要打算起来的,比如书本,试卷,字典。
一些小学初中高中课本,辅导书,试卷什么的,特别是高考试卷,现在不收集,过几年再想找就只能去废品站碰运气了。
“三弟,以后,读书真的那么好?”林二柱对此表示怀疑,他自认不是那种不慈爱的父亲,要是有好处,他不至于断了儿子们的路非让他们回家挣工分。
“二哥,自古以来,官场上都是读书人的天下,要不早先儿,那么多考状元,考进士,考举人秀才的呢。反正我是这样认为的。二哥,你看,现在上学一个学期也就两三块钱,大旺十六了,大壮十五了,他们两个去年不是想参军,体检没过关吗,以后多补补,明年没准就选上了呢。他们两就算了,现在小壮三壮也在上学,主要是二壮,要是二旺三旺也愿意回去上学的话,咱家也就是供五个学生,一学期也就十几块钱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以后每个月能往家里jiāo四十。不是我说,他们就是在家里挣工分,一年也挣不了一百块钱。不如供几个学生,赌一把,我要是一个月jiāo四十,再加上津贴,一年怎么也能有五百块。我今年十六,二十五岁之前,我是不准备找对象的。这九年,我能往家里jiāo四千五百块钱。这笔钱,我觉得,供六个学生高中毕业不成问题。”
“怎么能让你为了供侄子不成家呢,不行,不行。”林二柱不同意。
“哥,我看书上说,女子在二十五岁左右生孩子比较好。这样孩子比较健康,再说,我现在年纪也不大,总要走南闯北的看一看,长长人生阅历再想成家的事儿。再说,侄子们要是有了出息,我脸上也有光不是。”林建国笑了笑。
说急的,来快的。林建国拉着林二柱去了市里的四中,据说这是市里最好的高中,林建国给了门口的保安室的大爷三颗大白兔,大爷指了旁边走过的一男青年,说是吴老师,教的好,人品也不错。
“他家里孩子也多。”对门卫大爷的这句话,林建国秒懂-----就是缺钱呗。
林建国顺利的和吴老师搭上了线。
听到林建国的提议,吴老师目瞪口呆。
“真的?”没想到,有人愿意收集高考试卷就给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