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萌妻医仙有点甜(790)
除了炒瓜子以外,李月娥还准备了其他的副食品,炒花生,杏仁儿,南瓜子儿,葡萄干儿,这些都是必须有的,尤其是她考虑到爱吃甜食的人,还准备了杏脯和冰糖葫芦。
在开业以前,李月娥把这些东西都做了一遍,给李东宝和李春兰家分送了一些,主要是想请他们尝尝口味及意见。
李春兰对这几种瓜子提出大力表扬,尤其是南瓜子儿炒的焦香。
李月娥听得很认真,甚至拿出一个小本子搞记录。
三天以后李月娥的炒货店正式开业了,她原本想请一个文艺点的名字,最后还是李春兰告诉她,炒货这种东西本身就土里土气的,不如干脆走乡土路线到底。
于是炒货店的名字就起了个二丫。二丫炒货店无端让人有些想笑,过来看电影的年轻人免不了评论一番评论,之后看到门口摆的琳琅满目,就生出好奇之心,想要看看尝尝,之后欲罢不能,往往都不会空着手出来。
李月娥在口味上面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这些年轻人尝过一回二丫炒货店的瓜子儿,就觉得味道不错,一来二去,李月娥这个小店就火了起来,年轻人在看电影之前都会来一句,去二丫炒货店买包瓜子儿再看
到了年底李月娥整个人都黑瘦了一圈儿,腰包却鼓了起来,他晚在春节之前把李春兰借给他的钱一次性的还清了,李月娥觉得这个城市也没有那么可怕,她凭着自己的双手也算是站住脚了
第八百六十八章 策略
♂
生活永远会厚待那些愿意勤勤恳恳付出的人。看
李月娥在京城扬眉吐气过了第一个新年,让她唯一感觉到遗憾的就是自己的岁数已经大了,成了农村人嘴里说的老姑娘。
不过联想到在省城那一次失败的恋爱经历,李月娥觉得自己这样单着也挺好。
李月娥的炒货店儿旁边,都是卖小吃的店铺,经营范围严重重合。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留住老客户就得在口味和质量上面下功夫,但是有些人急功近利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旁边几个商户看着李月娥生意好都有些妒忌她,明着暗着使起了手段。
这都是后话,在京城站住脚是一回事儿,混的如鱼得水是另一回事儿,李月娥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转眼间一年时间过去了,研究所的新药终于进入了收尾工程。
药物试验进行的很成功,随着病人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谢子修团队及时的对药物的剂量和成分进行修改。
最后一次测试通过之后,秋霜一号已经通过了国际上的药物使用标准,可以正式投放生产了。
对于谢子修团队来说,丰收的季节到了。
谢子修团队的正式成员一共有六个人,谢子修是组长,李春兰是副组长,还有四名成员,在这一年的药物实验过程中都是出了大力的。
秋霜一号的创意是李春兰提出来的,按照谢子修的想法,他将在接下来的工作程序中,向上汇报说李春兰就是秋霜一号的发明人。
这个发明人可不简单,相当于学术界至高无上的荣誉,要论它的重要性,只有当年青霉素的发现,可以与之相比。
总之秋霜一号的成功研制是制药史上的奇迹。
李春兰经过认真的思考,谢绝了谢子修的提议,她希望谢子修能跟自己并列成为秋霜一号的发明人。
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谢子修一直对李春兰关爱有加,更是因为在秋霜一号的研制过程中,大量的临床工作都是谢子修领着人在做,李春兰在提出了配方之后,后期的药物调整都是谢子修带人完成的。
谢子修说什么也不肯沾李春兰这个便宜,按照他的想法,所谓发明人就是在制药过程中起到领队作用的灵魂人物,而他自己最多只能算是一个跑腿办事的人,没有李春兰智慧上的闪光点,光凭他谢子修是做不出来秋霜一号的。
这师徒二人争执的结果是谢子修妥协了,不过他坚决不肯让自己的排名排在李春兰前面,他要把这个荣誉留给李春兰,只有李春兰才当得起秋霜一号发明人的称号。
至于其他四名研究员,面对如此重要的科研成果也不是没有动过心,起过卑鄙的小心思,不过秋霜1号却不是别人想争就能争得到的,单是这个配方就一直处在保密状态。
这四名研究员只有跟着干活的份儿,其实自始至终都不知道秋霜一号的真正配方是什么,就是想抢夺研究成果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就算是不能在研究小组里争到名次,他们是这个小组成员,也将沾到不少实惠。
眼瞅着药物就要上市,谢子修也很高兴,年后收假的第一件事不是开展工作,而是想请大家一起吃个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