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之养殖小能手(87)
“卖点吧,我家老胡和连传海一样,饥一顿饱一顿的。
光喝粥也没营养,我也不多要,让给我两斤羊骨头也好啊。”
孙侠暗暗算算手里的票子, 这么多东西她还真吃不下来。
“大家等等啊,我和我侄女商量商量!
毕竟都是一个病房的病友, 改照顾还是要互相照顾一下的。
不过我得先把我家传海要用的先留出来。
你们等等吧。”
说完就把欧蓉拉到一边嘀咕起来。
主要告诉欧蓉一声,锅碗瓢盆,还有做饭的煤炉子她已经买好了,放在家里。
再私底下问问欧蓉, 今天都带了点什么。
欧蓉报了以后, 孙侠又要了几斤鸡翅膀和鸡腿,鸡蛋也拿了20个。
苹果就只拿了一个,本来昨天说好了是买点水果吃的,不过今天看到这么多肉食, 自己手里的钱票有限。
水果那么贵, 有的挑还是肉食划算,所以今天草莓欧蓉没拿她也没问, 看苹果个头大拿了一个。
剩下的四十斤米面,被她拿走一半,要不是实在没钱了,主食她绝对是不会剩给别人的。
欧蓉这些东西孙侠就分走大半。
因为孙侠说了欧蓉是她家亲戚,所以后来买东西都是她负责算账收钱。
另外一只羊几家和买的,花了小两百,其中还有两个医生护士的份子钱。
鸡蛋医生护士们也能抢到几个,剩下的,就真是一点也捞不着了。
孙侠心里粗粗算了一下,自己买了铁锅和炉子总共花了一百六十块钱左右。
比今天卖的另外一只足足便宜三四十快呢,心情也是大好。
家属们的钱票都是待在身上的,因为医院这个地方可能随时都要给病人打个什么吊瓶啊,开点什么药的。
他们这些住院的,为的就是医生就近观察,好时常调整用药。
就因为这样,家属们都把钱票带过来,方便随时去窗口交钱。
要不是因为这样,今天她们还捞不着买呢!
因为那个带东西过来的小丫头有点不耐烦等了,想去找她爹,东西都是谁当时能拿到钱就给谁的。
搞得另外几个也跟过来的病人家属捶胸顿足的。
原因就是她们家人病情没那么严重,几乎都像连传海那种,养着就行的,住院也就是观察个一两天,没有到需要经常换药的程度。
打点滴也多就是打个葡萄糖。
身上就没带什么钱,现在拿不出来,连一个鸡蛋都没分到。
孙侠把连传海送进病房,交代一声晚上给他送好吃的,就和欧蓉回家了。
两只羊已经交给另外的家属一起带去屠宰场了。
等羊杀好后,那人就直接,把属于她家的这只羊,送到她家门口。
当然也不是白送的,她会便宜卖几斤肉,给替她跑腿的人。
欧蓉今天现钱总共赚了三百二十多块钱。
苹果和面粉大米的单价,欧蓉都要的不贵,一块钱。
鸡蛋也是,一分钱一个。
尤其是鸡肉,也是一块钱一斤的价格。
一块钱一斤,在黑市估计就够买鸡毛的了!
欧蓉之所以要的那么便宜唯一的要求就是要票。
除了粮食票和肉票以外,别的票都要。
洋货票,昨天孙侠搞到不少,基本上单位的人都用不上,大部分都得等过期。
洋货太贵,东西都不是什么日常消费。
要说满清那时候吧,火柴刚进口过来,洋货还正经成为过一段时间的必需品店。
那时候像是火柴,煤油,肥皂,蜡烛,铁钉,牙膏连缝衣服的针,都需要靠进口。
要买这些东西,只能去洋货店。
现在就不同了,这些日用品,我们自己的工厂都可以做了,到供销社就能买到。
虽然产量有限,全部都要限购,但到底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不再是有钱人专供。
自从一些日用品我们可以自行生产以后,洋货店就又变成了有钱人专供的店了。
洋货票自然也就没那么稀缺了。
就是有钱人,也不是天天过来买东西,可能今天过来了,下个月才会再来。
也有可能连着两天都来,这都说不准,而且进口货运输不易。
也没那么多的新奇玩意,基本上有新鲜玩意到货,有消费能力的就会来买一波了。
用不了多久费劲千辛万苦运来的新东西,就变得不新鲜了,人手一个。
所以此时此刻洋货店的地位也挺尴尬的。
孙侠给欧蓉拿过来三十几张洋货票,欧蓉全都笑纳了。
洋货票不像工业票之类供销社用的票券。
供销社用票因为交易量非常大,所以票券像钱一样都是有面额的。
比如粮票,肉票,就直接在票面上标注了一两米,一斤肉,这类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