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之养殖小能手(78)
二姐嘀咕着,这是闫大磊又在打老婆了,还好小花没嫁过去。
虽然刘小花和红军,二姐和刘威都已经结婚了,但是家里地方小不方便,两对新人都没圆房。
她们几个姐妹加上个刘小花带着弟弟和妈妈一起睡炕上,刘威和红军睡木板床。
都说刘威身体不好,欧蓉看来还真不是得了什么治不好的大病。
听二姐说,再加上欧蓉这些日子的观察,欧蓉断定,刘健得的是哮喘。
这种病在后世,得的人都能够正常的生活,也不影响寿命。
只要平时稍微注意一下卫生和灰尘,不做剧烈运动,尽量离花远一点,以防吸入花粉。
再注意一些饮食,不发病即可。
就算发病,也有随身携带的药,喷一下就完事儿了。
只不过这个年代哮喘的死亡率是很高的。
在五十年代得了哮喘病的人,都没有能够很好的控制病情的药物。
就算有,治疗哮喘的药物也过于昂贵,一般人也是买不起的。
哮喘病发病以后可以自愈,挺过发病那一阵就会好了,但是挺不过去就没办法了。
得了这种病的人,全都只能挺着,听天由命,不一定哪一天发病以后就没了。
刘健能活到现在,和刘大壮姐姐精心的照顾也是分不开的。
所以按村里的老人说法,这刘健得的就是个富贵病。
不过好在二姐以后不是一定会当寡妇了,平日照顾的细心一些,还是可以有一个可以白头偕老的老公的。
转眼就到了年关。
救济粮大伙是再不敢胡乱吃喝了,粮食定量也开始按工分算粮了。
过年之前。王庆安去镇上开会,是今年的最后一次会议。
会中镇长给了这些队长们一份文件,文件的内容就是要求停办各个生产队的大食堂。
王庆安一回来就召集了村民们,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食堂的粮库。
这次没按工分,按照成年人的人头数直接把粮食分吧分吧,就让村民们回家自己做自己吃了。
“家里的锅都交上去支持炼钢了,叫我们回家自己做,家伙事儿都没有咋做啊?”
王庆安掏出了文件。
“我也不想啊,可是我没办法,上面下的命令,像我们这种队长都不算个官。
都是领导说咋做就得咋做。”
“身为队长你不得想出一个办法来嘛?”
“我能有啥办法?现在就大食堂这三口锅了,一个村一个。
你们要不轮流过来做饭,要不就用石头锅,我记得你们挺多人家都做了。
供销社过了年会来一批砂锅,去买一口也行。
困难时期大家都克服克服,都是吃过苦的人,还怕什么吃苦?不要搞出一副地主小姐的做派来!”
连地主小姐这种词儿都冒出来了,就没有人还敢闹了。
“今天的消息一个是生产队食堂的停办。
还有,工分制还是没变,以后每年分粮,分肉,分钱,都是按工分多少分配。
我的意思呢,以后谁不能说想上工就上工,不想上就不上了。
所有的成年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以后都不可以随便请假。
耽误上工就不是不挣工分那么简单了,谁不出工以后还要倒扣工分。”
日子真是越来越难过了,不给农民一个活路啊!
大家就这么一边抱怨一边散了。
回到家欧蓉还听见刘小花和红军嘀咕。
作者有话要说:
再吼一遍~帮我收藏一下预收文~快穿,原配的逆袭
第47章
到也没嘀咕什么不好的, 主要就是说欧蓉这个妹子以后没准能当城里人。
会有大出息,现在父亲不在,别让大姐一家专美与前, 让红军也对这个妹子好点。
没事儿多刷刷存在感。
像是刘小花这种性格的人还是非常多的, 欧蓉并没有什么反感。
相反因为刘小花的那句话, 红军对欧蓉可以说是非常的殷勤了, 让欧蓉在家里的生活舒坦了不少。
家里男丁的态度也渐渐影响了其他的人,最起码欧蓉现在在家里只需要看书, 连一些简单的活儿都不用帮家里做了。
98年的二月份一到,钱明礼钱校长就提前过来接欧蓉去市里。
市里比较远,要坐几个小时的车。
镇上的发展还跟落后并没有公车,生活在镇上的人们也不需要往市里跑。
所以有车的,除了镇政府的一辆吉普车, 就只有邮局的车了。
邮局的的车是一辆货车,连着来回传递信件, 还承包一些各个城市的货运工作。
想要搭邮局的车也不是很容易的。
不过欧蓉的天才之名,在钱明礼校长的宣扬下,可以说镇上稍微有点文化的人全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