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之养殖小能手(49)
没办法,再有威望,这断人活路的事情也没人会同意的。
村长索性不说话了,让下面的村民说个够。
没想到村长这边一没声音了,不一会儿村民们反倒安静了下来。
“都说完了吗,说完了听我说,不许再吵吵了。”
“村长你说,不管咋样我们都不会同意的。”
“这个把地收回来是作为生产队用地。
领导说了是为了社会主义更好的发展,收回去了不是不给你们用了。
而是以后村里人一起种地,一起劳动,一起分粮食。
上面下达的命令是为了大家共同富裕,没有人再吃不饱饭。
杜绝旧社会时候,有人没钱有人有钱的这种贫富差距。
要所有人都一起富裕,没有一个穷人,我这么说大家明白了吧!”
村长一开始听完领导的这个决定和村民的反应是一样的。
领导是这么解释给他听的。
他一听还挺有道理,地不是归个人而是归大家,这么反而好一些。
还是社会主义好,没有一个穷人。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这和以前也没啥区别,挺好的。”
“哎呦,这样的话老郭家那孤儿寡母的就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她家没壮劳力也没人干活以前天天靠村里接济,瞅那家孩子瘦的。”
人群里提到的郭家妈妈抱着孩子开心的笑了。
虽然有些人还是不太愿意。
心里想着,又不是自己家的活儿,凭啥还得给人家干?
但是都是一个村的,大家乡里乡亲那么多年了,帮把手也就是一把力气的事情。
原来就几家关系好的帮忙,现在动员全村帮忙那几家也省事儿不少。
全村每个人都多干点,一平均下来实际上也没多干多少。
愿意帮忙困难户的比那些不愿意的多多了。
那些个懒汉瞬间就被镇压下来了。
“好了生产队的事儿大家都没意见,那就说说第二件事儿。
生产队的队长是三个村子的人共同选的,谁的支持多谁当会长,书记还是由宋书记担任。”
“凭啥啊,队长都选凭啥书记就不选?
我也想当书记呢!”一个刺头说完哈哈大笑。
“给你选你也选不上。”
村长怼了刺头一句:
“再说书记的位置很重要,必须得会写字会算数的,让你当你会啥?
三个村里就宋书记一个人会识字算数,所以领导决定暂时由宋书记担任。
以后生产队每个晚上都要开扫盲班,老师先由宋师傅担任,想要学识字的自己去班上报名。”
“花不花钱啊?”
娃娃们的学堂都是收粮收费的,要是扫啥盲还要花钱他们可不愿意,一辈子都这么过来了,不扫也没事儿。
“不要钱,作为老师的口粮有生产队负责支出。”
“那还行啊,俺们也当把文化人儿,学学识字,没准以后俺们也能捞个书记当当,嘿嘿!
大小过个当官的瘾。”
听到这话村长朝天翻了个白眼,可真够会想的,以为认识几个字就能当官啦?
人家宋书记当年十年的寒窗苦读也不过捞了个秀才,以为自己上几天扫盲班就能当书记,想太多了。
不过这话村长没有说出来,省的打击同志的积极性。
“生产队这事儿说完了,就说说吃饭的事儿。
上面有要求,以后有活大家一块儿干,有饭一块儿吃。
明天从咱们村通往三个村的路中间要加盖一个食堂。
现在秋收忙,每个村子出一半的劳力就行了。
先在食堂选址的外面漆一个灶台,从明天开始家家户户都必须去食堂吃饭。”
说完村长拿着手里的搪瓷杯子喝了口水。
趁着村长喝水的功夫村民们赶紧见缝插针踊跃问问题。
问的最多的就是去食堂吃饭粮食是自己带还是生产队出粮。
“都想什么呢?
劳动是光荣的,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这是非常可耻的行为。”村长呵斥道。
“后面都听我说,有意见有问题也得等我说完了告诉你们你们可以开口了,你们再问。”
村民们稀稀拉拉的答应着。
“明天开始,家家不存一粒粮,所有的粮食统一拿去食堂。
今年秋收也不分粮食了,粮食交了供应粮以后都放在食堂。
三个村的一起,以后家里不开火了,大家伙吃饭干活都在一起。
村里的铁锅也都要拿出来,明年开始炼钢,家里凡是铁器都得拿出来支援国家建设。
领导说了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好,争取要一个五年就能赶上英国超过美国。
以后都在食堂吃饭铁锅用不上了,明天都拿出来。
等秋收过了,有劳力的人家一家出一个壮劳力,出去支援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