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之养殖小能手(118)
也只能在欧家村里另外选一个。
选的是个也是个欧家村出了名的二流子,可是那个二流子当了小队长那么多天,真是一点有用的消息都没给。
也不知道欧家村那帮人是真的老实了,还是二流子不能胜任。
中间欧蓉拼命的给姐夫灌输环保思想,好让村民们都有种草的意识。
在回村半个多月,欧蓉带上吃的去镇上看钱校长,中午在钱校长家吃饭的时候,毛老师一看到欧蓉拿过来的鱼,就开始干呕,也是这时候她才知道毛老师竟然有小宝宝了。
欧蓉上辈子没生过孩子,就特别的喜欢小孩子,她和欧家父母不亲,对小五,小六特别好。
欧蓉和钱校长,毛老师特别亲,毛老师一怀孕,欧蓉高兴坏了,非得当孩子的小姨,毛老师也笑笑的满足了她。
五十年代缺吃少穿的,可算有这么个大侄子了,欧蓉可不想委屈了自己大侄子,用十只兔子和采购员李明启换了自行车的使用权,一直到她上学为止。
欧蓉骑着自行车是天天都往镇上跑。
中间还不忘了隐瞒身份,偷着卖了点菜,镇上给的价没有市里高,买菜也赚不了什么钱,欧蓉也只是尽可能的帮别人改善一下伙食而已,虽然杯水车薪,能帮一个是一个。
也是给小侄子积福,要不是有小侄子在,她也不会天天往镇上跑不是?
等到欧蓉开学的时候,村里的养殖工作已经进入正轨了,幼崽也长了不少,鸡蛋更是存了很多。
这些鸡蛋,也就成了几个村民的第一笔收入。
没有村民舍得吃,全都偷着卖去镇上了,这才一个月不到,就有现钱收,几个村民心里对养殖场又多了一层认了。
靠着养殖场,赚的钱越多,村民们也越会用性命去维护她。
转眼间就快到了九月份开学的日子,临走前几天,村里又出事了,说白了还是因为公粮指标的事情。
九月份正是秋收的时候,王庆安总是听到别的队传来阵阵捷报,这心里也是焦急的很。
看别人动不动就亩产七八千斤,一万斤的,今年瞅着收成,平均亩产连一百斤都没有,往年都还能有个一百来斤两百斤呢。
今年风调雨顺,竟不如往年的一半,政策肯定是好的,但是执行到现在,却是越来越不好,好像自从他放了队长以来,生产队才开始走下坡路的。
王庆安没什么文化,他就想着以前当官的都是有文化的,就连欧有信,手底下还有一个宋书记这个文化人。
一定是因为他没能力当这个队长才出现这种情况的,王庆安的心好慌。
好不容易当了一回大官,以前那个村长怼他而言都不算官,王庆安绝对不想放弃,所以干脆咬咬牙,一不做二不休,开会的时候,直接给镇长报了个喜。
亩产一万斤王庆安暂时还没这么大的胆,直接给亩产照着最好的年景翻了个十倍,两千斤。
他这么做村民们都是不知道的。
结果公粮指标一下来就比57年又翻了一倍,一个人一百六十斤的指标。
这个指标一出来,全国所有生产队都炸了,自然也包括欧蓉所在的第一生产队。
王庆安在队里开会的时候把公粮指标一说。
不止欧家村的队员,生产队所有的队员,包括王庆安自己村的队员们,都对他这个大队长有了很大的意见。
虽然现在还没到秋收,但是老农民也都会看,看看麦子上的谷粒情况也能预估一下产量。
今年劳力不够,工具也没有,虽然天公作美一亩地也有两百多斤,但是各个小队,没有一个小队把地种满的,最好的小队也才种了三分之二而已。
这么一平均下来,一亩地也就一百斤多一点,到是比王庆安的预计的好一点。
可是要是每个人都按一百六十斤的指标交上去,那就必须交上整个生产队所有的粮食收成,还不够,需要用土豆地瓜补上。
就是土豆,地瓜产量多,那也不够整个队一整年的吃用。
村民们已经在暴动的边缘了。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成功以胚胎形式出现了
第65章
欧蓉也想看看事态的发展, 就干脆拍了电报去学校,请了几天假。
王庆安一看村民们都这么激动,也不敢得罪村民们, 毕竟没人帮他, 他也是独木难支, 一个人不可能对付的了一个生产队的人的。
王庆安也是光棍, 直接去镇上反应情况去了。
也不止王庆安一个队长去了,镇上附近这十里八村的队长全都到齐了。
只不过别的队长那真是和村民们一条心的, 全都是抗议去了,就王庆安不是。
“镇长啊,我不是来抗议的,我是来求您出个主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