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瑾忙道:“鞋袜都做好了?”
“做好了!”顾十七姑说着,吉祥急步上前接了顾十七姑手中的篮子,低声地道着歉。
顾十七姨笑道:“不过是顺手之劳而已。你们不必如此客气。”
周少瑾和程笳就这来翻看着针线铺子上做的鞋袜。
女的是豆绿色的鞋面。用金丝钱绣着方胜纹;男的是青石色的鞋面,用银丝儿绣着菖薄纹。绣工精细不说,用色也新颖而庄重。
程笳不由道:“这是谁家铺子的手世?做得可真好。我得了空也去他们家做几双鞋去。”
顾十七姑笑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要不你去问问大姑奶奶?”
程笳就派了翠环去问。
吉祥则提着篮子去了后院放嫁妆等物的库房。
周少瑾说起上香的事来:“只你们两个人去吗?何不等我出了阁你们再去?听说红螺寺的斋菜很好吃的。你们这样匆忙忙的,能玩得好吗?”
“还有三姑奶奶。”顾十七姑笑道,“我们主要是上香,下午就回来了。”
程笳却笑道:“我们这个时候不去哪个时候去?过几天你就要行及笄礼了。接着就是出阁,我还得去朝阳门那边喝喜酒……我算了算。除了这两天,还真没有空闲!”
周少瑾讶然道:“你要去朝阳门吃喜吗?”
难道三房有人来喝喜酒?
袁氏什么时候和三房冰释前嫌了?
之有怎么没有听人说起?
程笳不悦道:“我是要留在榆钱胡同吃喜酒的。可李敬却说,我姓程,他是程家的女婿。没有道理程家叔父成亲我们在你们这边喝喜酒的。让我在你这边玩几天就和他去程家送贺礼……”
顾十七姑却是个玲珑心肠,闻言就知道了李敬的用意。
她觉得程笳去朝阳门那边喝酒比留在榆钱胡同的作用更大。
没等程笳抱怨,她已笑道:“这样也好。娶媳妇比嫁姑娘热闹。榆钱胡同这边有娘和我。朝阳门那边却只有大姑奶奶几个,可大姑奶奶毕竟隔着岁数。有什么事也不好指使她。你过去了,正好陪陪少瑾。”
程笳听着这才高兴起来,和顾十七姑说起去红螺寺上香的事。
周少瑾想了想也明白了李敬的用意。
她不禁微笑着望着程笳。
有李敬在程笳的身边,就算是有什么不足之事,程笳也不会像前世般落得个伤心而绝的境地吧!
她重生,果然是件好事。
第二天,周少瑾笑盈盈地送两人出了门。
晚上顾十七姑回来和程笳回来,笑嘻嘻地说着红螺寺怎么好玩。
关老太太大想着顾十七姑好些日子没有这样活泼过了,大手一挥,道:“那我们就在京城多住几天,等过了年,再回去。”
周少瑾和周初瑾自然是喜出望外。
十一月初四,周少瑾行了及笄礼。
簪子是郭老夫人送来的。
赤金镶红宝石的簪子,嵌着一两朵并蒂的石榴花,寓意着多子多福。
给她cha簪的是周初瑾。
两世都待她亦母亦姐的女子。
帮她喝赞的是程笳,她的好姐妹。
虽然没有大肆宴请,却都是她的亲人。
周少瑾眼睛止不住地往下落。
前世的这个时候,她还在练狱里挣扎。
今天,还好遇到了池舅舅。
还好她决定好好地报答程家。
周初瑾也哭了起来。
时到今天,她终于无愧于继母庄氏的嘱托,把妹妹顺顺当当地拉扯长大,到了嫁人的时候。
沔大太太想到周少瑾刚到程家的时候,大红的襁褓里小猫一样羸弱的孩子,她还担心长不大。如今却已亭亭玉立,成了大姑娘了,眼眶也跟着湿了起来。
程笳则不管不顾地抱着周少瑾就哭了起来,道:“你还是别嫁给池叔父了,我们从前不是说好了要嫁到一起吗?你跟着我回洛阳去好了?洛家是古都,有很多传承百年的名门望族的……”
顾十七姑就一把将程笳给拉开了,喝道:“又胡说八道了。小心池叔父知道了再也不让你进程家的大门。”一面说。一面掏帕子给周少瑾擦着眼泪。道,“及笄了,这是喜事。快别哭了。祖母还等你去给她老人家请安呢!”
程笳嘟了嘴。
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么一闹。大家的心情都好了,高高兴兴地去了关老太太那里。
关老太太拉了周少瑾到身边下,拉着她们手感慨道:“一眨眼的功夫少瑾也长大了,以后可不能像小时候那样畏葸不前。遇到事就躲了。成了亲,就是大人。要孝顺长辈,照顾夫婿,教养孩子,和睦亲邻。行事就得有自己的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