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去躺在c黄上一动不动的。
吴宝璋进进出出了几趟,原本不想理他的。想到公公就住在隔壁,最后还是上前笑吟吟地问他出了什么事。
程诺很不喜欢吴宝璋,而且是越来越不喜欢。
她和他同房的时候那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嫌弃,她以为她做得很隐弊。可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体会不到。而且。家里的仆妇间都在传,说吴宝璋未出阁的时候喜欢上了程辂,还和他有些暧昧……他也有些懒得理她!
但程诺素来耳根子软,架不住吴宝璋低眉顺眼地问。还是把心中的担忧告诉了吴宝璋。
吴宝璋不禁在心里大骂程诺是个笨蛋。
这还用说。
她公公肯定是打着把外室接到京城来的主意。
吴宝璋道:“这事你得求了你泾伯父,现在只有他能管得住你父亲了。”
“求泾伯父?”程诺畏畏缩缩,有些胆怯。
这么好的机会不抓住了。还在那里害怕!
吴宝璋更瞧不起程诺了。
她道:“要不我去求求泾伯母好了。听说她老人家为人很和善。”
照理,这件事应该去求郭老夫人更好。
可郭老夫人的目光税利如刀锋。吴宝璋在她面前总是有点不自在。
何况,她还有点私心。
那个方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若是能打听清楚了,回去也可以和识大奶奶有话说。
她是识大奶奶做媒嫁到五房来的,这就好比是朝廷官员儿巴结阁老,最先投诚了谁,那就是谁的人,随意改弦易辙,都没有个好下场的。何况她爹是金陵知府,只要她爹仕途顺利,二房不像长房做官的人这么多,她就有资本在识大奶奶面前撑份体面,何必热脸贴长房的冷屁股。
程诺从来都不知道吴宝璋心里在想些什么,闻言只觉得吴宝璋给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忙不迭地点头。
吴宝璋心含不屑地走了出去。
至于被他们议论了半天的程池,正在离朝阳门不远的一个小酒馆的后巷,搭着雨棚,凌乱地摆着几张桌椅的摊子上坐着,和石宽就着一瓶晶莹剔透的葡萄美酒,一碟花生米,一碟五香豆说着话:“当初只觉得石兄谈吐有物,见识不凡,没想到石兄居然是四皇子身边的人……可见人世间的事不如意的十之八九!石兄既然不能来参加我的婚礼,我和石兄先庆贺一番好了。以后有机会,还请石兄光临寒舍!”
石宽矜持地笑。
他也觉得自己和程池挺有缘的,举了程池带来的琉璃杯,将那血红色的葡萄酒一饮而尽,说起了程池的宅子:“大家都说十分的气派。子川兄好手笔。”
程池苦笑,道:“拿了母亲的体己盖的,也算不得什么本事。如今又管着河工上的事,就更不敢踏错行偏半步了。只盼着什么时候能早点调回京来就好。我年纪也不小了,还盼着给让我母亲含饴弄孙了!”
☆、第四百六十二章试探
“这倒也是!”石宽笑道,“听说杨寿山调用了数十万民夫,准备疏通黄河。子川兄这个时候离开河道总督府,怕是有些不明智。”
程池笑道:“数十万民夫,是那么好征调的吗?何况今年虽然冬天冷,却是闺四月,只怕春天来得早,没等数十万民夫陆续抵达黄河岸边,就要春耕了……”
石宽听着不由挑眉,道:“没想到你还懂历算!”
“不过是爱好而已!”程池不以为意地笑道,“也不是算得很准。”
石宽道:“子川兄是想从中脱身而出吗?”
“倒也不是想脱身而出。”程池给石宽又倒了杯酒,道,“我既得了宋阁老的推荐,怎么也不能辜负了他的一番美意。不过是杨寿山刚刚接了谷景玉的手,想做出副新气象来,有些cao之过急,不是好时候。我想避一避风头罢了。”
言下之意,杨寿山这个人刚愎自用,不看好这次黄河疏浚。
石宽想了想,道:“袁阁老不是你们家姻亲吗?你可以走走袁阁老的路子!”
程池苦笑,道:“袁阁老和宋阁老不和!”
石宽听了神色间也颇为无奈,想了想,道:“要不,我帮你牵条线吧?吏部的侍郎王传和我有些来往。不如找他。随便寻个什么借口把你给调回来,等到开了春,黄河那边的事差不多了,你再去济宁也不迟。横竖你挂着工部水司员外郎的衔,倒也是顺理成章的。”说到这里,他猛地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道,“我想起来了。西苑太液池的荷花这几年都开得不好,直殿监的人让司宛局的人去看了看,说是要清於。皇上准备让工部来承办这个差事,我看你不防用这个做借口回京来办趟差。”说着,他压低了声音,道,“可能会让太子爷来监理。皇长孙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