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方才那场御试,见众多进士都是才学出众,对答时气度不凡,出口成章,亲点了三甲,心情正好,此时见到这一群荫补而进的臣僚子弟,个个站在那里竟都是缩头弯背的,哪里有半分方才那些进士们的风采,心中便是一下有些不喜起来。随口问道:“尔等今后若是为官,该当如何行事?”
这殿中立着的人,进皇宫前早被家中老爹耳提面命过,到了皇帝面前只需把头低着,什么话也不要讲,待混了过去,自然就能授与官职。此时听皇帝问话,哪里敢抬头,一个个只把腰低得更甚。
那杨焕本是夹杂在队伍里也不显眼,只如今旁人都弯腰弓背,只他低了个头,加上身量本就有些高,一下便呈鹤立鸡群之势了。杨太尉眼见儿子站在那里甚是招眼,怕落入皇帝眼中引起注意,恨不得上前将他按下去,却又哪里敢动,心中暗骂儿子没有眼色。
仁宗见自己话刚出口,下面那群人把腰弯得更低,唯恐被点名到的样子,虽知站在这里的人都是胸中无点墨的,只心里还是有些失望,也懒怠和这些人多说,正要糙糙结束,眼风突瞥见人群里有一穿了绿袍的年轻子弟,身量颀长,虽也是低着头,倒未像其他人那样恨不得趴到地上的模样,心中一动,便指着道:“那穿绿袍的,你是哪家的?”
杨太尉吓了一跳,心中早把儿子骂了个杀千刀。只皇帝既已开口,也只得硬了头皮出列道:“启禀皇上,这便是犬子了。”
仁宗听是杨太尉家的衙内,突想起前些天宫中杨妃在自己面前提过她这弟弟,说是名为杨焕,叫自己今日照应着些的。他倒是第一次见着杨焕的面,见他相貌倒是堂堂,只立在那里有些慌乱的样子。他也是年轻,心中一下起了促狭之意,便盯着杨焕道:“尔今后若是为官,该当如何行事?”
那杨焕万没料到自己竟被皇帝点名答话。他本是不学无术,此时见大殿中无数双眼睛都盯着自己,一下慌了神,连前夜被杨太尉逼着背熟了以防万一的几段冠冕堂皇的应考说辞也记不起来,吱吱呜呜了半晌,眼见自己老爹那脸色越来越难看,额头上豆大的汗水都冒了出来。
仁宗方才不过是一时兴起才发话,眼见杨太尉脸色越来越差,敬他是朝中肱骨之臣,也不想太拂了他面子,咳了一声,正要叫这些荫补子弟都退了下去,突听座下那杨焕大声道:“启禀皇上,学生说不来那大道理,学生只知,为官之道,便是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杨焕此话一出,满堂皆惊。
杨太尉呆呆盯着儿子,万万没想到他竟能如此作答,心中大喜,暗道莫非我老杨家的祖宗显灵今日相助?
殿中两旁的大臣们,尤其是那些才高八斗的文臣,本就对这些靠荫补而进的子弟有些不齿,心中都是存了轻视之意的,此时听到这一句话,个个都是自叹弗如,暗自惭愧,有几个更是激动万分,上前对着仁宗奏道:“皇上,圣人云,朝闻道夕可死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语虽是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一语中的,道出了我等的心声,身为人臣,此真乃应尽之责,该当之任。我等闻之,心生万分感慨啊!”
仁宗听罢,看了杨焕片刻,叹道:“杨卿之语,殿中诸人都是听到了?为官之人,若是个个都能以此为榜样,我大宋朝又何愁天下不平,民生不定?”
满殿一片嗡嗡之语中,独时任天章阁待制,开封府府尹的范仲淹立在那里,先是如醍醐灌顶,暗自默念了两遍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继而却是惘然若失,觉着此话似曾相识,仔细再想,却又想不起到底出自何处。心中不禁暗自叹道:我之心声,俱被杨府少子一语道出矣!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对范公十分尊敬,他不只是文官,引发了仁宗朝的“庆历新政”,也是个直言不讳的谏官,所以才几度被贬谪,更在宋朝对西夏元昊的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堪称文武兼备。
此处这样的情节不过是调侃下,绝无恶意,也无任何不尊重的意思在内。请觉得俺哗众取宠冒犯了先人的筒子见谅。
7
7、第七章...
却说杨焕方才正大汗淋漓着,突想起前几日里娇娘挖苦自己时顺口说过的那话,急中生智便照搬了过来,不过想着应付过去好叫回家后不用被老爹痛骂,哪里知道自己此话一出,竟是引得殿里众多大臣激情澎湃,连皇帝都面现喜色地夸赞起自己,一时目瞪口呆,晕晕然有些不知东南西北了。只这神情落入仁宗眼中,却是觉着他受赞不骄,心中反而更喜。待大殿中声音静了些,这才发声道:“杨焕虽不过弱冠之年,竟已是如此心怀天下,志在高远,可见太尉平日教导有方,实乃朝中诸位臣子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