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累了。”北王没有同意,而是握住楚九歌的手:“陪本王说说话就好了。”
“是出什么事了吗?我看你情绪不太高,不仅仅是黎英的事吧?”楚九歌没有坚持,任由北王握着她的手。
“京城出了一些事,皇上……要召你回京。”他半个时辰前收到消息,王梓钰的病情加重了。
楚九歌这一次,就是不回京城都不行。
“召我回京?什么理由?”楚九歌将最近发生的事,仔细想了一遍,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事能让皇上拿住,让她非回去不可的。
“江南水灾。”这是皇上明面上召楚九歌回去的理由,也是拿来bī他的理由。
“江南水灾?”楚九歌不由得皱眉:“江南的水灾不是控制住了吗?汛期时,我一直盯着,并没有听说江南今天发水灾了。”
当时,江河还在为北王办事,江南的事他也做得很漂亮。
“有几个村庄……是袁家的地,被淹了。”江南那么大,势力错综复杂,有人私下动点手脚,再简单不过。
事情发生在袁家的地盘,袁家要瞒他们,也不是什么难事。
楚九歌怔了一下,顿时就明白了:“袁家原是想要算计我,现在却成了皇上,拿我问罪的理由,是吗?”
幸亏她从来没有想过,与袁家化gān戈为玉帛,看袁家这做法就知道了,就算她没有想过报复袁家,袁家也不会放过她。
“嗯。那些受灾的人百姓上书,说江南有官员与你勾结,不许他们爆出灾情。”皇上拿江南灾情问罪楚九歌,除了借楚九歌bī他外,也是为了动一动江南的官场。
“所以,皇上这是……拿我当由头,对付你和江南的官员?”楚九歌顿时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她出了五百万两银子,治理江南水灾也有成效,她为江南做了那么多,却还是比不上个人的利益重要。
哪怕,她做了为国为民的好事,只要她挡了某些人的利益,她做得再对也是错的。
“皇上早晚要对江南的官场下手,与你无关。”没有楚九歌也有别人。
江南官场,有几个位高权重的官员,与老丞相关系不错。在老丞相摆明车马站到他这边后,那几个人对他也多有支持。
皇上怕江南这个钱袋子落到他手上,就想着一石二鸟,借水灾一事,清一清江南官场。
如若是前几年,皇上不会这么大动作,依皇上的谨慎,他必会慢慢图谋,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轻易不会出手,现在……
皇上明显急了。
他怕是知道自己没有几年可活,哪怕有巫族不断为他续命,他也活不了几年。所以,皇上他急了……
他急着在死之前,jiāo给他宝贝儿子,一个永固的江山。
可惜,皇上不明白,这世间没有什么是永固不变的。这一刻忠于他的人,下一刻为了更大的利益,也许就会背叛他。
且,武王终归不是皇上。假使武王真的登基了,武王也有自己的心腹,他不一定愿意用皇上留下来的臣子。
那些臣子也不见得,会像忠于皇上一样,忠于武王。
皇上与其jiāo给武王一个永固的江山,不如教给武王治理江山的手段。
可惜,皇上不懂……
第760章 心机,本王要不高兴了
说完了江南的事,北王十分有心机的,顺嘴提了一句王梓钰的病。就像是突然想到一样,轻描淡写的说了出来,但是……
这丝毫影响不了,这句话说出来的效果。
楚九歌震得眼情都瞪大了:“梓钰动不了了?怎么可能?我来之前,给他的药方,是有巩固效果的。他的身体只会越来越好,不会越来越糟糕”
“太劳累所致。”北王还真知道原因。
也不等楚九歌问,北王就把京中发生的事,说给了楚九歌听……
先前,为了能让楚九歌给王梓钰治病,王家拿出了大半的家产给皇上,只为买楚九歌一回命,让皇上暂时不杀楚九歌。
王家的做法无可厚非,一个优秀的继承人,远比只有价格没有价值的产业重要,但王家二房却极为不满,认为此举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这两年,王家二房一直借这件事,打压王家大房。
王家二房有国师与皇上的暗中支持,一个个自以为本事大如天,待王梓钰回来后,成天与王梓钰争,什么都要争上一争。
王梓钰自是不会把这种跳梁小丑放在眼里,出了几次手,就把人压了下去,但架不住二房背后站的人是皇上。
有皇上的支持,王家二房安静了一阵子又蹦哒出来了。这一次,他们倒是没有跟王梓钰别苗头,而是被人唆使,参与科举猜题。
不知是他倒霉还是被人坑了,二房那位取代萧四,有王四之称的公子,酒醉时按题做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只有小范围的人知晓,没有流传出去,甚至那位王四公子酒醒后,都不记得自己写过文章,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