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盛世天骄(1882)

楚九歌点了点头,示意暗卫退下。

待到暗卫走后,楚九歌才拆开王梓钰给她的回信。

王梓钰在信中告诉她,北域粮饷的事,他已经过问了,户部很快就会把粮饷送来,但只能送开年这一季度的,先前的……

不是他不给,而是朝廷的国库,拿不出那么多粮食与银钱。

王梓钰也在信中,给楚九歌解释一下。

先前,东林有荣兰的岁贡,又不用给北域拨军饷,每年粮食充足,国库也充足,可现在荣兰被先皇赐给了北王,且免了北王的税收,光粮食,朝廷每年就要少收两成。

没有荣兰的岁贡,朝廷的粮食勉qiáng供需平衡,根本没有余力往北域拨粮。

且,以前朝廷是不给北域拨军饷的,现在没了荣兰的收入,还要加上北域的支出,国库再丰也经不起这般花销。

是以,先皇虽然说了要给北域拨军饷,可满朝大臣都装傻,后来先皇病重,jīng力不够,没有再提此事,朝中大臣就当这事没有发生。

再后来,先皇驾崩,新皇登基,这事就更没有人提了,便是北域的将领托人来问,朝中大臣也只傻。

他们打定主意了,只要北王不提,他们就当这事没有发生,而依他们对北王的了解,北王绝对不会问,更不会催要。

北王根本不想要皇上给的任何东西,更不用提,北王现在压根不缺粮饷。

眼见这一季都要去过了,朝中大臣本以为这事过去了,却不想……

楚九歌写信到京城,催问了粮饷的事。

王梓钰在信中,以戏谑的口吻告诉楚九歌,朝中大臣得知她写信讨要军饷,一个个面容怪异,像是吞了半只苍蝇,吃也不是,吐也不是。

经过长达数个小时的商议,才最终决定,把北域这一季的军饷发下来,但以后肯定是不会用了。

不是朝廷不想给,实在是负担不起。

而且,北王有荣兰在,根本不缺粮食,不缺军饷。

王梓钰给楚九歌的回信很长,足足有三夜,除了回复军饷的事,还跟楚九歌说了一下,京中最近发生的一些事。

其他的人家,王梓钰都一笔带过,重点提了谢家。

谢家,谢老太爷被谢玄的父亲,送去老宅养老,与谢老太爷一同被送走的,还有武王的儿子谢瑾年……

第1437章 黯然,再怀一胎

谢瑾年,武王的儿子。

因他父亲的身份,得了先皇喜,而后又因先皇得知武王,并非他心爱女子所出,遭了先皇厌恶弃。

先皇知道武王骗了他,就没有再管武王的死活,武王在被送回京的途中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先皇还活着时也没有派人去找他。

谢瑾年则被先皇丢进了冷宫。

先皇的态度摆在那里,谢家老太爷也不敢做什么,就这么任由谢瑾年独自一个人,在冷宫挣扎。

谢瑾年一个少年,他就是再聪明,独自一个在冷宫,没个人照看也活不下去。

先皇死后,新皇登基,根本没有人注意到谢瑾年这个皇孙,谢瑾年险些死在冷宫。

他跑出来求救,遇到了王梓钰。

王梓钰知晓楚九歌很喜欢谢瑾年,将人救了下来,并悄悄地送到谢玄的父亲手里。

谢玄的父亲,拿谢瑾年做筹码跟谢老太爷谈判。谢老太爷为了保住谢瑾年,不得不jiāo权,回老宅养老。

谢家从今天起,真正换了家主,谢玄的父亲开始真正的当家作主了。

王梓钰知楚九歌担心谢玄,特意在信中写到,“谢伯父接手谢家的权利后,第一件事就是寻找谢玄。九歌,你别担心,谢玄不会有事。你,谢伯父,还有我,我们都在找他,他也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是呀,他不会有事的。”楚九歌轻轻笑了一声,继续看王梓钰的信。

除了谢家的事,王梓钰还写了一些其他的事,不是楚九歌关心的人与事,只是比较有意思,王梓钰特意写出来给楚九歌看罢了。

写完这些后,王梓钰的笔锋一转,开始寻问楚九歌的现状,写了一些让她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的话,还有北域的事他知道了,楚九歌有什么需要他做的直接开口,不要什么事都自己一个人担着……

楚九歌将王梓钰的信看完,苦笑一声。

她明显能看出来,王梓钰在写后半代时,笔墨顿了一下,而问她现状的那些字,与前面的墨迹也不同。

字迹一样,墨迹不同,应是分两次写的。

不需要多问罪,只看这封信,楚九歌就能想到,王梓钰将信写好后,想了多久,才写上那些寻问她现状的话。

信的后半断,几乎都是问话,是需要她回答的,很明显……

王梓钰希望她回信。

阿彩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