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那位年轻的帝王,当然知道这么做,很有可能会让北王占便宜,但是……
在权衡利弊后,北王那位年轻的帝王,仍旧选择这么做了。
他需要完完整整的掌控北林,他不想再做一个被摄政长公主压一头的皇帝,而第一步就是铲除异己,夺走北林摄政长公主手中的兵权。
北林年轻的帝王,会选择从袁帅下手,除去时机正好外,也是因为袁帅最好对付。
袁帅能在刚过四十的年纪,执掌北林三十万大军,他的能力自然是有的,但他能坐这个年纪坐上大帅的高位,却不是因为他的年纪,而是因为……
他姓袁,是摄政长公主驸马的族人。
这样的一个人,一旦有机会,北林皇帝就绝不会放过他。而且,北林皇帝此举虽有私心,但也是为了北林着想。
北林在荣兰的战事拖得太久了,不能再拖下去了,袁帅要是没有本事,他趁早换有本事的人来前线,指不定还能减少北林的损失。
秉持着一心为公,一心为国,只有一点小私心的想法,北林皇帝不顾摄政长公主和朝臣的劝阻,执立送来书函,bī袁帅立下军令状。
北王布局的时候,并没有背着楚九歌。楚九歌见北王一步步,将整个北林都给算计了,不由得赞了一句:“连北林的皇帝都成了你的棋子,王爷,你厉害了。”
“天下是棋盘,我们这些人……人人都是棋子。北林皇帝是,王梓钰是,本王也是。”北王不仅把北林皇帝当作棋子用,就连王梓钰也是这次棋局中的棋子。
此次,攻打北林的东林领帅就是王家人,也是由王梓钰推荐上位的。
为了让这位王家人立下战功,为了把即将倾覆的王家拉回正轨,哪怕是动用王家所有的资源与势力,王梓钰也在所不惜。
这一战,不仅仅是东林与北林之间的战争,也不是仅仅是北王与袁帅之间的战争,更是王家的生死之战。
王家不想败落,就必须在这一战中取得胜利,从上天手中夺得一线生机。
提到王梓钰,楚九歌不可避免的想到了,另一个和王梓钰一样,被北王坑的世家公子,“萧景安……他真的去前线?当一个小兵?”
“嗯。”北王听到萧景安这个名字,身体瞬间就绷着了,“你很担心他?”
“他……是个孩子,有些骄傲、骄纵。先前,我被皇上针对的时候,他帮过我几回。”虽然都没有什么用处,但这份情她得记。
“是吗?”北王不以为意的啍了一声,装作不经意的道:“本王听说,你给他写过不少情诗,是真的吗?”
“呃……你信?”楚九歌没好气的白了北王一眼,“景七就是一个孩子,我再丧心病狂,也不会对一个孩子下手。”
这是事实,楚九歌说的脸不红、气不喘。
北王矜持的点了点头:“有本王珠玉在前,这世间还有什么男子,能入我的眼。”
他就说楚九歌的眼光不会那么差,怎么可能看得上萧景安那样的小孩子。
别说他,就是跟谢玄、王梓钰相比,萧景安都差了一截。
楚九歌先前那先跟萧景安的那些传言,果然是无稽之谈。
待到荣兰的战事过后,他是时候去京城再补办一场婚礼,教教京城那些无良的纨绔子弟做人了……
第1100章 应对,想上便上
袁帅不想给自己定期限,可皇上终归是皇上,皇上开了口,就算有摄政长公主为袁帅撑腰,袁帅要敢驳了皇上的话,皇上也能分分钟教他做人。
哪怕是再不愿意,袁帅还是在一gān将领和林大人的建议下,定下了一个月之期。
根据他们的计算,被困在平原的北域军,他们手中的存水,只多只能再撑十天。
当然,要是他们命好,像十几天前一样,遇到一场大雨,接点雨水,那就能多撑几天。
可除非是天天下大雨,不然一两场的雨,根本解决不了北域军的燃眉之急,他们有一个月的时间,足够把北域军困死。
林大人听到袁帅定下一月之期,故作迟疑的问了一句:“大帅,咱们是不是要考虑北王这个外力因素在?”
他是希望袁帅定下一个更长的期限,这样一来,就算皇上不能以此为由,提前换了袁帅这个统帅,也能斥责袁帅无能,借此从此摄政长公主手里,弄来更多的好处。
可惜,袁帅理智尚存,择中选了一个不出彩,也不紧迫的期限。林大人不肯死心,这才多问了一句。
“一个月足够了,再长,就没办法跟皇上jiāo待了。”林大人能想到的问题,袁帅自然也能想到。
要不是考虑到摄政长公主一系的人在皇城难做,袁帅都想说半年之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