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新唐遗玉(991)

遗玉天不亮就起床收拾好,坐在镜子前头换上昨天才被人送来的常服,看着那一身墨灰,便勾起许多往事来,非是平彤在一旁催着,许能发呆误了时辰。

早饭吃的早了,韩拾玉和韩厉都没见人影,卢氏瞧着遗玉这久不见的打扮,也是愣了愣,随即笑开,“这身衣裳看着是比当初穿的合身。”

不是衣裳合身,是人长开才对,遗玉梳着单髻挂簪、未饰朱钗,额发蓄的长了,直接梳理上去,露出一张白净的脸来,扫了浅黛的眉,让她看起来秀秀气气的,透着一股子斯文派头,很衬这身素的墨灰。

早饭后卢氏送遗玉出门,到门口又问一遍,“真不用娘跟去?”

“不用,您不是还有事要忙么。我中午在程家吃饭,您别等我啊,下午就回来了。”卢氏不喜同人应酬,可遗玉知道凭着她那准魏王妃的头衔,一到人堆里,便少不了被攀搭,与其叫卢氏去心烦,不如在家里待着。

“那就早去早回。”卢氏又扭头交待随行的平彤和驾车的于通几句,就送她上了马车。

有话说一回生二回熟,比起第一次好像赶考一样参加五院艺比,这回遗玉要轻松许多。就是路上才迟迟开始担心起李泰知道这事后,会怎么处理她。

不过事到临头,她也没什么好退缩的,在她看来,就是事情传到李泰那里,也是两三天后的事了,但现实往往不尽人意,就在她在学宿馆后门下去时,某人也因为被邀来作评,刚刚坐了马车出门,同样往国子监赶来。

……

临水而建的君子楼,仍是记忆中的好风光,就是这阴天也不能将它折扣,遗玉和程小凤沿着湖边小路慢走,前后过去几个人,都好奇地回头看了她们,有认出程小凤的,却没能认出一身书学院常服的遗玉。

远远望着那边大路上,穿着五颜六色的常服,浩浩荡荡流往君子楼里的人潮,程小凤忽地出声道:

“你说,要是能再倒回去三年有多好。”

早上是冷,遗玉不客气地借程小凤身形挡着湖面来风,听见她话,望着那片人潮,身上一寒,胸口就酸涩起来,一时不知该怎么去接她的话。

倒回去三年,那时候她还没到国子监来,还不知道他们兄妹三人的出身,卢智没有参加中秋夜宴,没有出事,卢俊没有外出游历,没有失踪,卢中植仍是存着一丝念想天南海北地找着他们母子,没有无牵挂地离世……

“瞎想什么呢你。”遗玉笑着伸手拍了下程小凤胳膊,“是不是昨晚没睡好,大白天就发梦了。”

“说笑罢了。”程小凤也扯出笑,两人又往前走了一阵,先等人潮涌进楼内,等人稀了,才从兰楼下面进去。

君子楼中布置没变,地毯软座,比起十月入冬寒时,这三月的艺比更要热闹,还没钟鸣,兰楼下面的学生正在交头接耳地说话,咔嚓咔嚓地吃着从家带来的点心,起初是没人注意到掀了帘子从外面走进来的遗玉和程小凤。

但两人着实打眼,不说两人外貌如何出色,单是程小凤那一身有别众人的丹衣,就够引人注目的。

察觉到四周孩子们投来的目光,已是年过十八的程小凤有些尴尬了,扭头对遗玉道,“要不我上竹楼去等你?”

竹楼是观比席,裴翠云今年照例接了请函却没工夫来看,程小凤本该是去二楼观比,遗玉也是觉得两人站在这里扎眼,点头道:

“我同你一起上去。”

“行,待会儿你再下来。”说完便要掉头出去,只是人群中一声将疑的呼喊,让俩人顿住了脚:

“卢、卢、二小姐!?”

第93章 那位小姐

晋潞安的父亲是京里一个七品的小官,但他有个在国子监当博士的祖父,因为是长女,又生的文静乖巧,家中长辈较是疼宠,去年六月,她刚满十四,因为祖父的缘故,幸得到被插进国子监去念书,不说混张文凭出来以后好嫁人,多些朋友玩伴总归是不错的。

比起普通的小姑娘,家里有两个弟弟的晋潞安已经很懂事了,对胭脂粉末不怎么上心的她,在祖父自小的陶冶下,最大的兴趣,便是书法,收集各种各样的笔墨纸砚、字帖样本,于是她没意外地进了书学院。

这个年纪的少年少女,总有个推崇的心理,或是德高望重的人物,或是年轻气盛的才子才女们,晋潞安也不例外,她最偏爱是欧阳询的字,临摹得一手好楷,又收有虞世南一十三篇刻本,但是她崇拜的那个人,既不是欧阳询,也不是虞世南,而是一位同她年纪相仿的小姐。

她还记得第一回瞧见那位小姐的字,是在刚入学的头一个月,在厢房帮着祖父整理往年学生上交的课业时候,发现了几份被他老人家妥帖收藏的笔迹,晋潞安长到十四,不说博览众家,可是长安城里的名笔,她都有幸一窥,只这么一种清秀圆润的小字,却是前所未见的体法,叫她一眼便喜欢上了。

上一篇:明星大总裁 下一篇:黯乡魂

三月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