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新唐遗玉(917)

哪怕只有一位女宾到场,她也要漂漂亮亮地行完及笄礼。

……

长公主府花园中的小凉亭里,平阳穿着一身随意的绸衫,松松地挽着发髻,撑头翻阅着摆在石桌上的一册竹简,道:

“什么时辰了?”

一旁侍候的女官正在煮茶,看看天色,估摸道:“应是午时了。”

“织墨,你跟着本宫有多少年了?”

“回公主,已有十六个年头。”

“依你看,本宫是个怎样的人,”平阳侧头看她,眼角上的细纹,不经意间又多了一条。

那女官想了一会儿,煮茶的动作依然有条不紊,“这个奴婢不好说,非要讲的话,奴婢以为,身为一名女子,您胸襟不输男子,身为一位皇家的公主,您是个顾全大局的人,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但说无妨。”

“只是您有时又会感情用事。”

“感情用事,顾全大局,”平阳将她话寻味一番,“原来本宫是这么矛盾的一个人,”又看那女官一眼睑上神情有些奇妙,“还是你了解本宫。”

女官将新茶滤过三循,注入幽香,奉到平阳面前,“有的事,不必介怀,您是这大唐无二的长公主殿下,一言一行牵扯太多,感情用事的时候越少才越妥当,对您好,对他人也好。”

“哎,每回都要听你劝才能好受些,”平阳握着茶杯,又重新低头看起书卷,“只是本宫又做一回恶人,这言而无信的滋味,可是糟透了。”

原本亲自写好的请柬,最后一封也没送出去,那晚上她已是感情用事了一回,这便让她做回去顾全大局的长公主吧,她要稳稳地站在直线上,左右不移。

……

看着遗玉走了出来,分散而坐的女客们都安安静静的,好奇地望了过去,将这身子纤细的佳人,同传言中的相作比较,是与想象的有所出入,只是各人会来的目的不同,关心之处也不同罢了。

祠堂前面的平台上,铺着一张三色的绒毯,上头并排摆了两张檀木小案,一张上面放着一小盆清水、木梳,发笄,绢帕等物,一张放着醴酒、白饭、香炉,裴翠云和程小凤已站在东阶上等候,卢氏和卢家几口,在她们身后小席上坐着,依然没见卢书晴来。

遗玉目不斜视,没有看小东厢边上的亲人一眼,走过程小凤身边的时候,小满便退到了一旁去,交由程小凤伴着她,礼上身为正宾的裴翠云是需一名赞者协助,这人选多是挑选已及笄的姐妹,由程小凤来,再合适不过。

两边十几个女宾多是认得程家母女,就是不认得,事后一打听,便也清楚,能够请到这位程夫人来,是不错的,先前听说这半道上认回来的二小姐在卢家不受待见,而个看这相当正式的及笄礼,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这时,有下人绕过小东厢跑到卢荣远身边,弯腰附耳几句,叫他皱了眉头,赵氏碰了碰他手臂,听他低语几声,亦是皱眉,卢氏在前头坐着,两眼不离遗玉,只是隐约听到什么请进来不进来的,并没在意。

遗玉在祠堂前正中的位置站定,抬头向南观礼的女宾们一揖后,挺直了背脊,收紧下颌,抄手走到那张放着一盆清水的小案后,提裙扶摆,跪坐下来,平视前方,这么简单几个动作,举手投足,却是分毫不差,几乎堪称是赏心悦目了,下头已有女宾小声议论起来。

“没想这卢二小姐,模样好,礼数瞧着也是周全啊。”

“据说是在国子监念书的时候,拿过礼艺比试的最优呢。”

“好像不只这个,我听说,她书法也很了得,有一年学士宴上,我家老爷得了邀请……”

“净手——”

有司者长声,程小凤是有经验的,在她边上轻声提醒道:“尽量多洗一会儿。”

“嗯。”遗支抬袖露到腕部,泡进面前的小盆子里,小心不让袖口沾湿,慢慢搓洗着手指,似是不为下面零碎的客人影响,心里预演着下面的步骤,小凤为她梳头,和程夫人互礼,然后便是三加三拜……下面宾客隐有骚动声,专心致志的遗玉并未有觉察,只是听到程小凤的动静,再抬头看见远处牌坊下面走来的一群人影,已有报门的拿到了名帖,扬声道:

“刑部尚书高大人府上少夫人到,太常卿贺大人府上少夫人到,秘书监周大人府上少夫人到,吏部侍郎张大人府上少夫人到,中书侍郎邓大人府上少夫人到……”

一连八响报上名头,在座女宾已起骚动,扭头看去,就见不远处小拱桥上,一群锦衣华服的年轻妇人们,纷沓而至。

经常出门宴会串门的女宾们,都知道这群人的来头,京里有个尔容诗社,原先成员是只有未嫁的小姐,自打去年便成了一小群出身门第高、又嫁的好的年轻妇人们的聚所,因娘家婆家都是高门大户,出嫁前又都颇有才名,在这京中的社交圈子里,影响非同一般。

上一篇:明星大总裁 下一篇:黯乡魂

三月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