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会对我爹编瞎话,然后我爹就会训斥我娘,妖怪会对我爹哭,然后我爹就会抱着她哄,妖怪会拿点心给我吃,然后哄我喊她姨娘,若是我没有叫,而是把点心丢在她的脸上,爹总会恰巧从旁边经过,然后挨骂的那个总会是我……
之后的某一天夜晚,当爹用剑指着年幼的我,娘跪在地上求饶,那位尊贵无比的客人笑吟吟地站在一旁,在无数双冷眼中,我才似懂非懂,会害人的不止是妖怪,还有很多。
后来,娘带着我和二弟逃出了那座大宅子,几经周转,我改了姓,丢了名,拾起了娘给我的爱称,有了新的名字。
其实比起“直”我更喜欢“智”这个字,我想变得聪明,很聪明,而聪明人最不需要的就是刚直。
落户在小山村,饭很难吃、床板很硬、夜里很冷,没有点心,当然也没有夜壶,然而这些烦恼,都在娘生下小妹妹后,变得微不足道。
我从小就盼着有个小妹妹,文文静静的,能同我一起看书,同我一起画画,陪着我一个人,而不是像二弟,爬树翻墙像只野猴,我不是讨厌二弟,只是更喜欢小妹妹。
我很喜欢趴在床上看她睡觉,盼着她有一天睡醒了,突然就会开口讲话,然后我就能教导她识字念书,带她一起去放牛。
春夏秋冬,这一等就是四年,我个头长的和娘的大扫帚一般高的时候,她还是不会说话,只会咧着一张嘴傻笑,对着喂她饭吃的人流口水。村里人都说,小妹是个傻子,娘会偷偷抱着小妹落泪,二弟常同村里的孩子打架,我知道,他们都信了妹妹是傻子,只有我不信。
小妹不是傻子,她只是还没长大。
书上说,心诚则灵,我于是每天睡前都会默默许愿,希望妹妹能尽快长大。
然后,突然有一天,小妹能开口说话了,我就像从小寄望的那样,教她识字,教她念书,乐此不疲。
小妹好转,娘和二弟都很开心,但我想,最欢喜的那个人应该是我。因为一直到很多年以后,发生了许多事情,我记得最清楚的,还是小妹喊我的第一声“哥哥”。那应该是我混乱的童年里最快乐的一件事情。
日子渐渐好起来,我们三兄妹一天一按长大,娘脸上的笑越来越多,我做了一个决定,“娘,我要进京。”
娘说,她想让我留下来,不要进京赶考,县里考试过了,我凭着乡贡的身份,往后在村镇上办间私塾,日子也能过得安稳。
我知道她害怕什么,但是我意已决娘劝说不下,就只叮嘱我凡事小心,毕竟我身上还背了一些孽债。
同娘和小妹道别,我带着二弟,上了京城,这条再无反折的道路。
在许多年后的一天,我才觉得后悔,假如我留下来,安安本本做一个教书先生,或许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故事发生,而小妹,也不会遇上那个改变她一生的人。
我是有些机缘的,凭着一些手段,让当朝杜相看中,推举了我到国子监去读书,那是大唐最高等的学府,天下学子人人向往的圣地,我原本不期望能在这里读书,果真甚至其中,却发现不过尔尔。
在我刚进到国子监不多久,娘和小妹便跟随而来,说来可笑,就在我算计着报仇讨债时,我的母妹,却被一个地方上小小的镇长逼得走投无路,背进离乡。
一开始,并不是顺风顺水,同那些权贵子弟打交道,比我想象中还要难,无非是因为我贫寒的出身,让我在这繁华的长安城中,举步维艰。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我想是因为那个谜一样的女人。
我在人生最窘迫的时候被她所救,她收留我,为我疗伤,在我迷茫的时候,教导我人情世故,尽管连她的样貌都没有见过,我还是不可自拔地迷恋上了她,然而我一直很清醒的知道,那不是男女之情,让我着迷的,只是我想象中的一个寄托,在我被权贵的波涛拍打时,牢牢抓住的一块浮木。
国子监是一个学问至上的地方,有她的教导,再加上心机和手腕,想要出头iu,其实不难。我极善于利用别人对我的好感,朋友结识了许多,不管真心假意,我都不在乎利用起来,不会手软更不会觉得亏欠,毕竟,向上爬的时候,谁会在意脚下的阶梯会不会被踩疼?
小妹会到国子监读书,对我来说是一个意外,又在情理之中,是我看着她一天天长大,她出落的有多美好,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我私心不想她踏进长安,这块白日光鲜的土地下隐藏着太多脏污,但这是她的人生,我不能自私地左右。
所以,我眼睁睁地看着她走进来,一步步被牵扯进权利的漩涡,而我所能做的,只有保护她尽少受到伤害,指点她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