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近,李泰才忙完正事,遗玉本当他是忘了那坐船的事,却被平彤上楼请了下来,两个丫鬟备好茶点,赶在天黑之前,满足了遗玉那一点儿心愿。
翡翠院前的湖还算大,两层的玲珑画舫左右穿个来回也用了半个时辰,两岸景色的确很美,雨后的莲荷尤为清丽,柳树垂下的绿绦让人看着就觉舒畅。
别人坐船游湖都是吟诗作对,尽管遗玉这会儿没那心思,但还是在两个侍女的热情和期待下,附庸风雅了一回,吟了一首荷花小诗,让平卉研墨,写了一幅字,用的自然是颖体,李泰看过她笔墨,虽没赞她,可也有兴致提笔在她旁落了一首赞柳的对诗,一清一雅两相宜,平彤高高兴兴地吹干收起来,同平卉一齐夸赞二主,不吝溢美,叫随手应付的遗玉心生惭愧。
晚上没什么特别节目,不用赴宴也没有客人,夫妻依旧是一前一后沐浴罢,上了床,一个搂了人在怀里,一个偎了头在对方肩上,安安睡下。
平彤铺好床铺,又到北屋检查门窗,立在回廊下头竖起耳朵听了半晌,没见动静,面色古怪地摇头离开。
……
四耳初十,婚九,清晨微寒,遗玉兜着镶有紫金边儿的花哨锦绣披风坐在前厅的花椅上,手里捧着一卷从李泰那里要来的坤元录稿件,抬头看看前庭来来往往搬箱抬筐的下人,让边上侍候的平云去问还待多久才装好。
带回娘家的礼她初二便挑好,李泰昨夜看了礼单,只说是礼薄要再添,她想想也就没同他客气,又添了几对大瓷器,从汉王送来的礼中择了一批漂亮的釉彩摆设,并一些宫赐的缎料绫匹和珠串香扇,那精品血燕她吃着极好,把没拆开的那盒捎带去,其他精致少见的食材药材各备了一份。
加上原先的礼已经够多,早上临出门前,李泰封地相州那边又快马送来了几车进贡,别的遗玉不见怪,那雪花香梨和金丝蜜枣,她尝了尝味道,却是京里都少见的沁甜果子,连着一桶养在海水里的珍品鱼鲜,拨出一小部分叫人装了,带去给她娘尝鲜,剩下的打算留一半自己用,一半等过初九给各府回礼时候添上,也是稀罕物。
“主子,都装放好了,平彤姐姐让奴婢来问,是不是派人去书房请王爷?”
“叫去吧,唉,等等,差点就忘了,”遗玉忙叫住跑出去的丫鬟,“让平卉到我房里,去把妆台上放的那只小匣子拿来。”
“哎!”
……
璞真园今日热闹,卢景姗两口本就住在这里,卢荣远、卢荣和两家子也被卢氏作为娘家人请了过来,三朝那天一群人就在璞真园白等了一回,今儿晚九,女儿迟迟归宁,又是双回门。她从不好放了他们在一旁,哪知人是来了,却又拖施拉拉引了三五门近亲,一下子多了十几口人,卢氏并不担心酒席增多,却怕这人多了,招李泰厌烦。
卢氏忙着打点酒宴,卢景珊同客人们在花厅吃上午茶,每张银足案上都摆有梅饼、如意糕、春卷、七巧酥四样点心,红挑杏果两盘,茶是遗玉前日让人送来的花茶,芙蓉园的香瓣,甘甜自不用多言,本家的几个尚未及笄的小姑娘本来坐在那还有些拘谨,吃了半盏茶,又尝了几块点心,便叽叽喳喳地交头说起话来。
“你们道这是什么茶,一股甜香?”
“是花茶吧?”
“花茶我也喝过呀,苦苦的,哪有这个味道,这是什么花啊?”
有偷偷掀了茶壶盖子看的,只见白白透明的软瓣,也说不上来什么品种,便又去评那点心,大人们在一旁说话,也不管他们这些个小辈。
文学馆的事情,卢荣远已经知晓,早上进门便探了卢氏口风,见她全然不知情的模样,也就没有多嘴,正和卢荣和窃窃私语说起这事,卢氏便带着两个丫鬟撩了帘子进来,因女儿今天要回来,她早起脸上笑就没断过。
“看这时辰他们也该到了,我们到门前去迎人吧。”
即便是成了卢家的女婿,李泰摆在头一位的身份依然是皇子王爵,这满园子没有一个比他位份高的,自当前去迎接,就是长辈也不好摆架子。
一群人这便离了座,跟着卢氏到门前去接李泰和遗玉夫妇俩。
……
下午,送走了客人们,卢氏折回园里,见有小院的丫鬟路过,便把人叫住,询问了韩厉和韩拾玉午饭是否吃好,这天外客多,未免惹什么口角,韩厉父女几乎一整日都在自己院子里待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路过西院花厅,卢景珊帮着清点遗玉的回门礼,见了卢氏,便拿笔指着满屋子的礼品,笑她道,“你瞧瞧,这哪是回门的,别又是来下一回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