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新唐遗玉(1113)

眼瞅着日渐东落,她愈发心急,但急也没办法,她一没有审案的权利,二来她不能轻举妄动,高志贤根本就没有把她这个“魏王妃”看在眼里,连她那酉时落案的律则,赌的也是他那几分轻视——刑部都解不了的案子,还能有什么进展,说白了,摘了李泰冠在她名前的帽子,她这个王妃什么也不是。

身边的老妇人絮絮叨叨说了个把时辰,遗玉做出一副聆听的样子,目光却看着街上人群,街对面的几辆马车,还有对面茶楼上一道道模糊不清的人影,心里一遍遍地演算着这桩凶案的始末,一想到那元凶就匿在这条街上等着验收成果,胃里便烧的慌。

“王妃,快到时辰了。”声音从背后传来,遗玉面色一僵,站起来转过身看着领着几名手持纸笔帛册的官员走到门旁的高志贤。

“高大人。”两人站的不远,放轻了声音也能听到彼此说话,遗玉看着原本坐在街头巷尾的人群随着日落又有活跃的趋势,道:

“您想必还没看过坤元录拟出的几卷手稿吧?”先前李泰是有让人抄过几份拟稿送到各部供阅。

“高某不才,对地学并无爱好。”

“也对,”遗玉点头道,“说起地质,多是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我以前也不喜欢这门学问。”

高志贤扭头看她,道,“枯燥无味?这话实不当王妃来讲。”

遗玉看着他,竟是有些孩子气的摸了下鼻子,道,“我一开始的确是不感兴趣,实话同您说,我喜欢看些杂文,诸如《西山行记》一类,而四书五经这种正经的学问,有一半我看久了就会头疼,小时候家里穷困,连本书都买不起,后来环境好一些,有几个月钱也都使到买杂书上。”

有关遗玉的传闻,当初卢中植正正经经地开宗祠让他们一家四口认祖归宗,长安城有名有望的家户都请去宴会,听这魏王妃主动提起来事,高志贤心思一动,便接道:

“听说王妃家中原在蜀地?”

“正是,说来也巧,天可怜见,因缘巧合之下让我们认祖归宗,不然我现在许还是个农女。”遗玉偏头一见他眼中兴趣,便将当初卢老爷子编的那个身世以及认亲经过讲了一遍给他听,极尽详细,又穿插一些卢家的“私事”引他听下去。

高志贤是津津有味的听着,直到两人身后不远处见他们相谈甚欢的高子健不耐烦地走了上前,打断她的叙述:

“爹,时辰都过了,赶紧结案让人把尸首领走。”

遗玉正讲到那块让他们祖孙相认的玉璞。只当没有听见高子健的话,也对高志贤道,“那块玉是罕见,我到现在也说不上它是哪种玉石,素闻高大人见多识广,今日那玉恰好没有带在身上,不然是想请您帮我辨一辨。”

“哦?是什么样式的玉?”高志贤好奇问道。

“爹,时辰到了。”高子健沉不住气,拔高了声音。

遗玉不理他,自顾伸手比道,“这么大一块,是红色的玉璞未经雕琢,可连外头的玉皮都比寻常玉石要来的精致。”

“红玉吗,那——”

“爹!”高子健瞪遗玉一眼,是恨不得将这女人嘴巴堵住。

高志贤抢在遗玉再开口之前,抬手止住高子健话语,板起脸又恢复那副疏离的模样,侧头伸手对遗玉一引向内:“高某卖魏王爷一个人情,陪你拖延半晌,但案子终是要结的,还请王妃退旁,让高某理案,退散此地民众。”

被拆穿动机,遗玉脚下却没挪动毕步,一正脸色问道,“高大人身为刑部长官,面对如此大案,难道就不想查明实情吗,您若给我一个机会,我定当将此案完结。”

高志贤摇摇头,“陛下有谕,下官末敢违。”

“酉时还没过,大人肯给我半个时辰,我便让此案水落石出。”遗玉放下身段恳求道。

“案情已落,有文学馆众士口供,加之二十余尸首无伤无痕,证此并非凶杀,还有何可查。”

“大人是不想让我查,还是不敢让我查?”

见她如此难缠,高志贤唰地拉下脸来,侧头去招唤官差,硬声道,“来人啊,护送王妃到一旁休息。”

眼见几名跨刀的官差围上,遗玉亦是冷脸,一挥袖,怒斥道:

“退下!”

她这一嗓子厉斥,气势十足,那几名官差愣是不敢上前,可叫馆外众人都发现门前不对,骚动又起。

高志贤眯了眼睛,盯着遗玉道,“王妃这是何意?”

“高大人明知故问,既然你不愿帮死者洗冤,那本妃便逾越了,”遗玉再没给他好脸,挑高了下巴,后退几步,一侧身高抬了左手,昂声命道:

“来人啊,请刑部几位大人到大书楼前重审案情!”

上一篇:明星大总裁 下一篇:黯乡魂

三月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