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新唐遗玉(1109)

“呜呜呜,你们这些杀人吃的怎就把人弄没了,可叫我们一家孤儿寡母的怎么活啊,呜呜。”

“凭什么不让我们见尸,你们官差打人还有理啦!”

“文学馆这次太过分,罔顾人命,听说一夜死了二十多人,这都几日过去,竟连个说法都没!”

“嘘,别大声嚷嚷,前天就是有个人抱打不平的喊了两句,结果就被魏王府抓了起来,带回去打个半死呢。”

“怎么,我说几句公道话,还能把我抓走不成,这天子脚下,还有没有王法!”

“唉,兄台看开些吧,魏王势大,这坤元录的编修又是秉承圣意,我有个在刑部任事的友人,说句不当说的,这案子没什么好查的,既不是中毒也不是凶杀,分明是一群可怜人为着上司功绩,被猝劳死的。”

“可恶、可恶!素闻魏王才名贤名,原来竟是这般好大喜功之徒,还编什么书着,有辱斯文,枉读圣贤书啊!”

……

吵吵声越来越大,若非是前头拦了两道护卫和官差,怕这文学馆的大门要被挤破,几名刑部官差被官差护着站在台阶上,不住地安抚骚动的人群,奈何根本没人听他们说。

李恪坐在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内,从窗子笑眼看着外面情况,沈曼云扮了个男装趴在他胸前,不解道:“不是说前几天的都被魏王妃料理了吗,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捏了一把她娇艳的脸蛋儿,李格低笑道,“你当咱们魏王爷只我一个对头不成,这长安城里看不顺眼他的多了去,只是平日没人敢吭,这回他被拘在宫里,眼瞅着要垮,听到风声的哪个不想落井下石一番。”

沈曼云会意地点点头,想了想,又担心地问道,“不会出什么岔子吧,昨儿不是听信说那魏王妃亲自到大书楼跑了一趟,据传这新过门的王妃,可是个聪慧有眼的伶俐人儿。”

李格不屑一哼,“一个小妇人,能起什么风浪,”说罢,脸上又露出狠笑,“此案一结,李泰必要背上骂名,名声扫地。这么多双眼睛瞅着,都闹到民间,父皇极爱面子,万不会像上回盗库一般包庇他,那坤元录他是别再想修下去,不知是会让谁代劳,等他知道自己辛辛苦苦却为他人做嫁衣时,不知是否会气炸了肺。哈哈哈。”

笑着,他放下窗帘,不知想起什么,暗忖道:比起这个,他倒是更担心宫里的情况,母妃今早才传了消息出来,含林殿禁的厉害,太医署那边嘴巴严实,也不知老五醒没。

……

文学馆门内,杜楚客绷着一张脸看着外头闹哄哄的景象,听见身后脚步声,一扭头就瞧见从侧门赶过来的刑部尚书高志贤,已逝长孙皇后表兄,长孙娴的公爹。

“高兄,”杜楚客一揖,又皱眉看向外头,“连你都惊扰了,且看看怎么退去这些愚民。”

“杜兄,”高志贤让高子健立在后头,自己不紧不慢地走到他身边,没搭他话,听闻了一阵外头情景,摇头道,“所幸这案子今儿就能了了,不然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杜楚客听了一愣,扭头道,“你说什么,什么今日能了,案子不还没破吗?”

“哦,”高志贤歉然一笑,抬手拍了拍略正褶皱的额头,“我竟忘知会你一声,杜兄有所不知,昨日早朝时候皇上诏见我,下了手谕令我今日结案。”

杜楚客一下傻眼,难信地拔高了声音,“这、这怎么——案子还没查清,如何去结!”

高志贤拢着袖子,看着门外人缝里几个哭倒在地上的妇人,缓缓道:“杜兄,事已至此,再拖延下去又有何意,人是怎么死的,你我心中都有数,修书是好,求名求利人之常情,可太过急躁终究要出大事,”高志贤拢着袖子,抢在杜楚客变脸之前,回头换上一副莫可奈何的表情,压低了声音:“更何况,这是皇上的意思。”

听这明白话,杜楚客心口陡然一谅,面色隐隐渗白,想着宫里那桩未了的案子,一时惊疑这是不是已经查出了什么,难道真是魏王派人袭的齐王?

越想越怕,他又抬头看一眼气定神闲的高志贤,没再多留,打了主意要进宫去探探虚实,便招来不远处观望的齐铮交头吩咐了几句,便同高志贤告辞,从侧门离开了,也巧,他刚走没多久,遗玉就到了。

“魏王妃到!”

公共场合里,给贵人开道的侍仆总要喊上这么一声,众人扭头惦脚地看去,就见两排子穿着亮甲的王府侍卫持着枪矛开道,唰唰跑到门前,没多久就在人海里腾出一条两人并行的道路,为首一个月衫黛裙织碧桂,乐游梢髻风头簪的娇俏小女子带几个仆下从中间行过,看这来人,被即开的人群里吵杂声一静又起,哇呀呀更甚方才,可那走在当头的佳人却是面无表情,目不斜视地跨进文学馆大门。

上一篇:明星大总裁 下一篇:黯乡魂

三月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