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晚进宫面圣异常地平静顺利,遗玉跟着李泰从太极偏殿走出来的时候,还不大相信就这么轻松地过了关,原本以为昨日来参加大婚的吴王等人也会进宫凑热闹,却只见子李世民和韦贵妃两个人,连那杨妃都没有露面。
李世民到头统共就和她说了不到五句话,又是在大殿里头坐的八丈远,她甚至连那皇帝脸都没怎么看清楚,就被赏赐了几件东西,被领到案边用膳,一顿晚饭吃了没两口,李世民就因几通奏本离席,韦贵妃又是个安静的中年妇人。饭后尚宫局又来了人,通说明日即将遗玉籍录造入玉蝶,这就让他们离宫去了。
走到二道门口,前头小太监打着灯笼,遗玉停下转身回望了一眼。
这是她头一回进太极宫,尽管是夜幕降下,乘着月色也将这成群的恢宏宫殿看了七七八八,不禁感慨,古来帝王尽寡人,住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冷清的地方,身边若无一知心人,又怎么会不感到孤寡。
“怎么?”李泰见她停下,只当她是又走得累了,正要寻处地方让她歇一下,手却被突然她拉住。
“你昨晚说过的话,莫要忘记了。”
他思索数息,瞳光微闪,轻轻一点头。
第126章 君臣皆无情
夜晚的太极宫尤其安静,路边石灯将路点亮,又有树下挂着彩绢宫灯,小黄门提了一柄灯笼在前面引路,遗玉跟在李泰身边,一路走来,除却见过两拨巡夜的侍卫,就是几个帮各殿主子办事跑腿的宫娥,都规规矩矩的不多话,冲他们行了礼,躬身等他们走过才再去忙自己的。
“……小姐,咱们走快些吧,莫让陛下等了。”
又走过一条夹道,将转角的时候,看见对面黄菊灯笼,听说话声,遗玉和李泰停下脚步,那引路的小黄门便同刚才几回一样,拿灯笼往前头探了,见转角人影走近,细声道:
“这是哪殿的?大晚上的不侍候主子,跑到这里做什么?”
遗玉打眼瞧了,对面立着两个女子,一个同样打了灯笼走在前头,一个立在后头笼着阴影,怀里好像抱着一张琴,模样看不大清楚。
“是周侍人。”那打灯笼的小宫女禀道,“奴婢是从霜殿的香豆儿,晌午得了命,这是领了小姐给陛下弹琴去呢。”
小黄门原来姓周,被敬一声侍人,脸色和蔼不少,一侧身露出后面的遗玉李泰,对那两人道,“这是魏王殿下和魏王妃,还不拜见。”
小宫女立马上前,好奇抬头瞧了一眼,但见一对金玉打的璧人立在月下,恍了恍神,才赶紧恭恭敬敬拜了,“魏王爷,魏王妃。”
遗玉眼却看向后头那抱琴女子,只见对方反后退了一步,低头道,“见过王爷、王妃。”
“书、书晴,书晴姐?”遗玉惊诧地试唤了一声,上前一步将那拢在暗影里的人看个七八,那一身清冷丽丽的女子,不是前月在卢府见过的卢书晴,又是谁会?
卢书晴见被她认出来,便也不再遮掩,抬了头,看着对面一袭贵气的宫装美人,颊上肌肉绷紧,僵声道:“别来无恙。”
遗玉纵是此刻心中百般疑窦,却也知道此地不是说话处,且卢书晴分明没有同她叙旧的意思,便是一点头,也不知说什么好。
“走吧。”李泰却没给她多想的机会,率先迈步朝前走去,遗玉看见,也只能跟了上去,又扭头看了抱琴的卢书晴一眼,打定主意回去问问李泰。
卢书晴侧目看着两人远走,身边的小宫女叽喳喳地小声道,“小姐竟然同魏王妃认识?”
宫中戒言慎行,像是这种小宫娥,也就晓个东宫长西宫短,外头的事却不知几件。
卢书晴眼睛一黯,抱了抱怀中瑶琴,“她是我堂妹。”
卢书晴是三月被送卢荣远送进宫里去的,现待在杨妃身边,面上话是说才名为娘娘所赏,以卢家小姐身份招进去陪伴,弹弹曲子说说话。
贞观十一年起,李世民便开始四处征召世家女子入宫,其中不乏一两个得了眼缘的被封赏,而卢书晴在这个敏感的时候,被卢家送进宫去,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梳洗罢,想着来时路上李泰告诉寥寥几句有关卢书晴的事,遗玉披散着头发斜靠在软榻上,轻擦着涂在手背的香膏,由着平彤给她按摩酸胀的腰腿,盯着屏风旁的鹤翅雕木灯出神。
寻着前世的记忆,她知道这一两年被送进宫里的女子们当中,是有几个了不得的人物,比方说有一位同长孙皇后品性像极,深得太宗宠爱的徐小姐,再厉害便是身侍两代帝王,后来一朝制朝的武后,但万没想卢书晴在在其中。
今夜见她,似比上回在卢府着见还要清瘦一些,难怪一别两年再见时候她那般怪腔怪调,却是早知要被送进宫里,才会如此吧,她想来是不情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