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幸得识卿桃花面(334)

作者:千苒君笑 阅读记录

卫卿临走时还道:“哦对了,义嫂毕竟身娇体贵,要是义兄不知节制疼惜,可能义嫂会吃不消。所以我过来时特地带了药膏可以拿回去给义嫂用,义兄要不要?”

蔡琮快吐血了,额头突突跳,道:“姑娘家的,说这些害不害臊?”

卫卿勾着唇角转身,道:“不要就算了。”

“站住。”

卫卿似笑非笑地回头看他。

蔡琮撇开头,低低道:“药留下。”

卫卿从药箱里取出瓷瓶给他,道:“改日我再去拜访义嫂。”

蔡琮把药揣进怀里,傍晚有同僚来换值,他便得以回家去。

回家进了自己内院,蔡琮抬头看见寇晚照正倚在窗边,整个人慵懒娇媚与成婚前的女儿态大不相同。

两人还没来得及说上一句话,寇晚照便先红了脸,嫣然绯彻似胭脂。

***

蔡琮任职不久,宫里亲卫军总领也进京任职。

而蔡琮已经在京里安家立业,皇帝让蔡铮留下来就显得顺理成章多了。

那空缺出来的巡城御史一职,总算是有了一个着落。

皇帝任命蔡铮做新一任的巡城御史,同时还指派给他一个副使,说白了就是在他身边安插一双眼睛。往后做事,多少还会相互掣肘。

蔡铮不得不受命,而蔡铮手里的那部分兵权,皇帝便名正言顺地收了回来,指派自己的人接管。

这个时候内阁提出,眼下正值太平盛世,而朝廷每年军用兵防的开销却是一笔惊天数目。

可是这些年士兵不用打仗,白白被朝廷养着,不仅耗财,还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第266章 扼住军需

因而内阁主张开源节流,缩减军用开支。同时军队士兵在太平时期应当分编制屯田务农,以缓解朝廷的压力。

此谏言一出,便遭到了武官们的反对。

武官言道:“一国军防,不仅仅是战时有兵可用,还应太平时操练不怠、起震慑外族群雄所用。现本朝外族毗邻,并非一二,乌斯藏、北戎等大小部落数十,东、南方还有祁歧、合桑等国,军防不得有半分松懈!”

文官们都斥责武官危言耸听。

苏遇道:“内阁提出这样的建议,也并非是完全松懈,只是将军队分编,轮流去拓田耕种,这样在不妨碍日常操练的基础上还能自给自足,同时也缩减军防开支。”

皇帝又摆出了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沉吟道:“大都督这事怎么看?”

殷璄道:“首辅提议是好,只是各地的地形、天气、土壤以及往年收成,须得让户部或者兵部仔细勘察,若是勘察有误影响到军防粮草供给,可能不妥。”

他说得十分保守,既没有同意也没有不同意,只是陈述利害,到时候出了事,这事儿谁提出来的谁背锅。

可是要让户部或者兵部去勘察地形气候,以量定可以耕种出多少粮食来供应军需,是一件十分繁杂的大活,谁能保证不出篓子?

皇帝又问首辅:“这件事首辅有信心落到实处吗?”

苏遇道:“臣定联合六部竭尽所能。”

这件事在早朝上商议了几天,最终敲定,先选取一两处兵防之地来试行。

如此一来,苏遇虽然承担了很大的风险,但也扼住了军需粮草的咽喉。

一国之jīng锐之师,再如何利害,也最不能缺了粮草。

从朝殿出来,几位驻朝将军十分着急,跟在殷璄身后道:“首辅这是釜底抽薪,若是让他掌握了军需粮草,等于是掌握了一半战场,只怕后患无穷!这便罢了,想必战时之需,首辅也不敢耽误。可缩减下来的军需,不是补东就是补西,到头来不都落到首辅那里去了吗,大都督为何不阻止?”

殷璄不疾不徐道:“大家都是为朝廷办事,首辅的提议若是对社稷有利,也未尝不可。”

请大都督说点实在的好吗,这里又没外人,不用这么冠冕堂皇!

诸位都不理解,道:“请大都督明示。”

殷璄边走边道:“首辅不提没用的意见,最近皇上想大修佛塔,正烦用钱的事,现在首辅把钱送到眼前了,说再多有何用?何况这事要落实下去也有难度,太平盛世下的屯田耕种策,有永久的太平?”

他身边的人一阵默然。

皇帝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他随口问你两句不过是给个面子,你要是不给他面子,那就麻烦了。

苏遇不过是顺着帝王之意,顺便达成了他的目的。

这时一直沉默的蔡铮开口道:“诸位将军不必忧心,这期间出了什么岔子,首辅也要担责。”

几位驻朝将军豁然开朗。

如此繁琐沉杂的任务,还怕没岔子?没岔子也要找岔子!

***

卫卿在太医院里忙着整理药材时,桌面上响起了“笃笃笃”的几声轻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