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第一厨(222)

唐代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卖油郎, 新工作种类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市场的变化, 像是卖油郎这一职业, 放在汉代,是不可能出现的, 因为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多用油的地步,即便是吃油, 也是吃自己家猪的油,逢年过节杀一头猪,猪油可以吃小半年。

卖油郎为什么出现,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能够吃得起猪油的人也越来越多, 现在不仅仅是过年的时候能吃猪油拌饭,富裕点的百姓十天半个月也是能吃得的,而长安的酒楼就更不用说, 经常要放油的,所以卖油郎的生意很好。

荤油的数量有限,价格也相对高, 圣人虽然不知什么叫做市场经济,却也懂得供不应求的道理, 现在还好,等唐朝再发展纪念,油真的就成了寻常物件了, 甚至到了富裕的宋朝,百姓们更是无油不欢,吃什么都要炸一下。

有了成本比荤油低很多的素油,他也是很乐意看见的,如此不仅更多百姓能够吃上油,酒楼不担心供应不足,官方政府也能有了新的收入项。

此法出现,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弊。

至于为何炼油厂是在河南建立的,这还与芝麻的种植地有关。现代,种植芝麻的农民不多,此物产量低,价格又便宜,种了也不值得,但往前推算几十上百年,种芝麻的人还是不少的,而他们的地域分布也很明显,考虑到土壤气候等因素,河南是芝麻亩产量最高的地方之一,全国芝麻有三分之一都出自河南。

此种植格局在唐代时就已经有了雏形,只需要问问农官,看看记载,搞清楚长安城众多胡饼铺子是从哪里购买芝麻的,就可知河南是高产之地,为了降低制作成本,自然是要就近建设油坊的,运输油总比运输芝麻来得方便且值钱,所以圣人就直接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了。

莫文远听说时,很赞叹圣人的行动力,当然了他也不可能把方子献给圣人后就不炸油了,还有许多蒸过的馎饦饼等着他油炸。他们的私家作坊规模是不可能比官办油坊大的,然压榨芝麻油大豆油实在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有地方有伙计有帮忙炸芝麻的耕牛就行了,真正让莫文远为难的也是芝麻供应商的事。

圣人已经将河南划成了芝麻的种植地,他在河南收购芝麻不是很方便,那自然就要令觅他地。莫文远走遍西市,与各种胡麻商人打交道,终于搞清楚了其他芝麻产地的分布,除了河南道之外,有不少胡麻田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带,在那里收购来的芝麻颗粒饱满,品质很不错,唯一的问题就是,想要得到一合乎他心意的收购价格,需要在当地略有些门道,当然咯,对任何商人来说,这点都是一样的。

想到长江中下游这一地区名,莫文远就想笑了,他地理学得再差也知道,江南等地是被归在中下游平原区的,而且现在的江南可是鱼米之乡,要是那儿没有种芝麻的,还有什么地方会有?江南的物产可丰富了。

于是他对中黑羊道:“羊,我们二下江南吧。”

中黑羊眼前一亮:“咩咩咩咩咩咩咩。”

下江南!好呀好呀好呀!

莫文远在江南做了诸多美食,他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而且还有魏文等他不是很喜欢,厨艺却不可小觑的名厨……

江南真是好地方呀!

……

李三娘收到莫文远传来的信件很是高兴,时隔大半年,终于要见到儿子了。随着产业越来越多,家中人也是分散各地聚少离多,便是赵二娘莫小狗夫妻都经常分居两地,一人在长安一人在洛阳,莫小狗有时还需到其他城市巡查他们的酱油店铺——

一个个都奔波得紧。

李三娘也没闲着,想要在江南站稳脚跟已不是什么简单事,更不肖说她还忙着在江浙等地开酱油小铺子,如今在南方北方都有他们李三娘家的酱油店,店中之酱油除了有当地人购买,还就近给朝廷驻扎的军队供应酱油,进账很有保障。

此番莫文远传信除了说自己要到江南之外,还言自己要寻找大量种植胡麻的农人或贩卖胡麻的商贩,让李三娘帮忙盯着,她看过儿子的要求便上心了,开始同江南本地的大供应商攀谈起来。

秦蔚山一年到头给李三娘食肆供应不知多少鱼鲜,是他们家数一数二的大供应商,然而听见李三娘的要求之后却有点傻眼:“我做的是河道上的生意,对胡麻之事不是很清楚。”

李三娘还没说话,他就反应过来道:“但我有些兄弟是做此事的,待我帮你打听打听,说不定能知晓一二。”

李三娘略作沉吟后又道:“除此之外可否帮我打听打听,江南哪些地方有大量田地售卖?”

上一篇:我超凶的![快穿] 下一篇:位面典狱长

浮云素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