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大公子陷入了思索。
陶夫人见状,弯了弯唇角。
天知道她是忍着多大的恶心说出这番话的。
她可不想儿子与罪臣之女扯上任何关系,哪怕是妾室,骆大姑娘也不配。
先把儿子安抚住好好读书,回头娶佳妇纳美妾,到时候还能记得骆大姑娘是谁。
退一万步,儿子就算念念不忘,又算什么呢。
男人得到了,也就不新鲜了。
陶夫人趁热打铁:“大郎,骆大都督的事谁也不想,可既然遇上了,就不能只顾着自己心思来了。你说呢?”
陶大公子终于开口:“母亲将来真的不拦着我与陶大姑娘在一起?”
陶夫人微笑,语气笃定:“不会。”
陶大公子缓缓露出了笑容。
许是解了心结,没出几日,陶大公子的病就好了。
可他心中一直惦记着一件事:骆大姑娘还不知道他的心意,等到骆大都督定罪,万一受不住打击寻了短见或是心灰意冷随便跟了别人怎么办?
陶大公子越想越是不安,生出见骆樱一面的打算。
可惜与整日出门乱逛的骆姑娘不同,骆大姑娘是个鲜少出门的大家闺秀,想见到可没那么容易。
何况是在二人已经退亲的尴尬情形下。
按着陶大公子的吩咐守在骆府外的小厮苦等几日,终于等到骆樱的丫鬟为了哄主子开心上街去买东西。
小厮悄悄跟上,趁人不注意把信往丫鬟手里一塞。
丫鬟吃了一惊,待回过神,人已经跑了。
丫鬟低头看了一眼信,顿时没了买东西的心思,匆匆返回大都督府。
骆樱正盯着嫁衣出神。
亲事已经退了,她也接受了退亲的事实,可看着一针一线绣出的喜服,一颗心仿佛浸在冰窟里,冰冷又难受。
骆樱举起剪刀,又咬唇放下。
她把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憧憬都绣进了这大红嫁衣里,就这么毁了,与拿剪刀往心口上扎无异。
与那个人就此错过,终归意难平。
丫鬟快步走进来。
骆樱微怔:“绿萼,你不是出去了?”
绿萼把信奉上:“姑娘,陶大公子给您的信。”
骆樱颤抖着手把信打开,一字一字仔细看过,掩口无声哭了。
闲云苑里,蔻儿连连摇头:“绿萼不行呀,收个信反应那么大,婢子一眼就瞧出不对劲了。”
想当初开阳王的人往走在大街上的她手里塞信,她可不动声色呢。
第316章 不若初见
毕竟一时半会儿还竞争不过红豆,蔻儿驾轻就熟打压着别的院里的小丫鬟。
骆笙手中把玩着一只梨子,面无表情听着。
蔻儿念叨完,钦佩又诧异:“姑娘,您怎么料定陶大公子一定会找大姑娘?”
骆笙笑笑:“不过是多些防备罢了。继续去盯着吧,大姑娘若是出门,就叫石燚跟上,及时给我传信。”
蔻儿领命而去。
骆笙把梨子凑到唇边,咬了一口。
若是陶大公子与骆樱见面只是为这段无法继续的缘分做个告白,那她就当不知道。
若是陶大公子说些有的没的,令骆樱糟糕的心情雪上加霜,就休怪她不客气了。
缤纷苑中,骆樱陷入了纠结,时不时把揣入袖中的信抽出来看上一眼。
理智告诉她,二人已经退了亲,成了完全没有关系的陌生人,自然不该去见。
她一直以为自己还算理智,可这一刻却发现她自以为是的理智不堪一击。
去见,有诸多不合适,可若不去见,定会成为一辈子解不开的心结。
她会在无数个漫长的夜里猜测,他要对她说些什么。
骆樱再看那封信一眼,把信纸折好收入怀中,有了决定。
去见最后一面吧,从此一别两宽。
骆樱收拾好,带着绿萼从大都督府后门悄悄出了府。
二人约在一间茶楼。
骆樱前脚才走,骆笙后脚便跟上了。
“刚刚是不是有一位头戴帷帽的姑娘进来了?”一进茶楼,骆笙便问迎上来的店小二。
店小二一听,这像是找茬的啊,刚要否认一锭金子就滚进了手心。
店小二眼睛都直了,嘴唇忍不住哆嗦。
金,金子!
没看错,真的是金子!
“有没有?”
店小二猛点头:“有,有!”
看在金子的份上,没有也得有啊。
“她进了哪个雅室?”
“兰字房。”
“兰字房隔壁是哪一间?”
店小二飞快答道:“菊字房。”
一听“菊”这个字,骆笙陡然想起某人送的那一大捧菊花来。
分神一瞬,骆笙淡淡道:“领我去菊字房。”
店小二面露难色:“菊字房现在有客人。”
一锭分量更重的金子落入店小二手中:“麻烦他们给腾一下房间,这是补偿的买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