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太子妃很忙(442)

石舜华:“妾身刚刚听四弟的意思,日本艺伎以前来过,史书上有没有记录?”

“孤去找找修《明史》的那些官员。”太子道。

石舜华不赞同:“明初和明末战火不断,中间那些年倭寇没少侵扰沿海百姓,不可能来这边表演。艺伎这行妾身觉得是盛唐时传过去,那时好些日本人过来跟咱们学,查宋朝吧。他们如今的那个点茶,据说是宋朝时传过去的。”

“你说的有道理。”太子道,“唐朝那会儿刚传过去,他们也不好来这边表演。”

太子点名要倭国来这边的记载,史官们连夜翻看史料,在宋史中查到有倭人来过,不过是女子过来的记录。

翌日下午,胤禛带回来消息,倭国艺伎开始于明末,至今艺伎行当中依然是男多女少,和史料记载完全不一样。

太子使人去宣先前向他禀报的官员。

对方没想到太子另派人查,便老老实实说:“其实是在一本书上查到的,下官觉得有点荒诞,就没敢跟殿下说实话。”

“什么书?”胤禛忙问。

“宋朝的一本名叫《清波杂志》记载:倭国一舟飘泊在境上,一行凡三、二十人。妇女悉被发,遇中州人至,择端丽者以荐寝,名‘度种’。下官回家问过亲戚中的长辈,他们当中有的人也听说过此事,还说船上都是些倭国贵女。”

胤禛张口结舌:“怎么可能?!”

“有可能。”太子笑道,“倭国意思猥琐矮小之国。咱们的百姓一致称日本的贼寇为倭寇,也和日本人身材矮小有关。那个民族在唐朝时对咱们俯首称臣,唐朝灭亡,不过百余年就开始侵扰被他们当成兄弟的汉人,借种一事干得出来。至于到底是不是,一试便知。”

胤禛好奇:“怎么试?”

“挑些无病不痛,相貌不好,身量不高的男子,再挑一些染上梅毒之类的病,相貌周正,高高壮壮的男子一起去看表演。”太子道,“盯着她们选哪个。”

胤禛想笑:“二哥,有眼睛的人都会选长得好的,靠这一点试不出来。”

“如果长得好家贫,长得不好富有,她们会选哪个?”太子问,“你别又跟孤说,她们来这边不为了多赚些银子回去。”

“殿下,不为赚钱就是为了别的。”一直没离开的官员道,“人他们带不走,靠着卖艺度日却不乐意伺候有钱的主,这就已经能说明问题。”

胤禛:“弟弟明儿必须得去天津卫,这么短的时间,我到哪里找这些人?”

“相貌不好的从八旗子弟里挑。至于有病的,直接去城外烟花之地,或者医馆里挑。他们比谁都清楚谁有病谁没病。”太子道,“此事必须保密。别忘了告诉天津卫那边的将军,倭人在的这几天任何人不得出去。”

胤禛:“弟弟只是个贝勒。没有汗阿玛的手谕,他们不听弟弟的话。”

“孤的宝印给你。”太子道,“孤会向汗阿玛禀报。”

胤禛:“汗阿玛一准觉得咱们想多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史官道,“他们若是真来这边表演赚银子,就不会像四爷先前说得那样先使几个人偷偷上岸了。”

太子颔首:“孤不想把人想的不堪,可孤是大清的太子,必须对大清百姓负责。有机会杜绝不好的事发生,却视若不见,孤寝食难安。”

啪!啪!

太子猛地回头,霍然起身:“汗阿玛,您,您怎么来了?!”

第171章 义愤填膺

康熙放下手, 看了看胤禛又看了看太子:“你们这几天一会儿出一会儿进,朕巧遇就碰到两三次, 你说朕为什么过来。”

“来看看阿玛搞什么鬼。”小弘晅跟着说。

太子瞧着康熙没生气, 指着弘晅问:“你皇玛法过来怎么也不说一声?”

“我也想知道阿玛搞什么鬼啊。”小孩说着话, 抬头看向康熙,“皇玛法, 我阿玛搞什么鬼?”

康熙笑道:“日本鬼。”

“啊?”小孩觉着好玩才故意问康熙, 万没想到他真说出来, 不禁傻眼, “日本鬼是啥鬼?”

康熙:“朕见得不多。弘晅若是想知道,叫你四叔带你过去看看。”

“汗阿玛, 儿臣去天津卫不是去玩。”胤禛眉头紧皱, 很不赞同他想一出是一出。

小孩下意识看太子,见他阿玛没阻止:“四叔,我特想看看日本鬼,你就带我去吧。”

“你想见在京城就能看到。”太子开口说,“赶明儿叫你八叔带你过去。”

小孩睁大眼:“京城也有日本鬼?”

“那些人还在京城?”康熙颇为意外。

太子:“今日早朝八弟见着儿臣跟儿臣说,入城的日本人这几天满城转悠, 像是在找什么东西又不像。”

元月月半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