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跟六公主不熟,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但他不想把两个贴心懂事的闺女嫁去蒙古,便希望姊妹在蒙古过得好,最好都能活七老八十,嫡孙女也不用嫁去蒙古。所以对六公主的事很上心,从胤禩这边出来就去找石舜华。
石舜华正在教弘暖和弘晗看账本,见只有太子一人,也没叫俩闺女回去,直接问:“有事?”
“孤没事就不能过来?”太子反问。
石舜华道:“刚到巳时,您不可能闲得无聊找妾身唠嗑。”
“你说你,怎么就这么聪明呢。”太子转向两个闺女,“可别学你额娘,聪明的让男人都害怕。”
弘暖抿嘴笑了笑:“阿玛怕吗?”
“孤是太子,孤当然不怕。”太子道,“你们将来的夫婿不是太子,没孤胆子大,他们会怕的。”
石舜华诧异:“你还真是闲的无聊找我唠嗑?”
“不行?”太子问。
石舜华看他一眼,放下假账本:“唠谁家的事?”
“六妹的事。”太子把康熙指派给胤禛的事说一遍,“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石舜华:“他有心隐瞒,我真没办法。”
“如果他能放松警惕呢?”太子问。
石舜华:“四弟过去找他,他不可能放松警惕。等等,也有可能。”
“什么情况下?”太子忙问。
石舜华:“酒桌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敬酒、喝酒以及醉酒。”
“你的意思四弟把他灌醉?”太子摇头,“你不知道,策凌是漠北人,靠近红毛子那边的蒙古人个顶个能喝,三个胤禛也不见能喝过他一个。”
第145章 小五出马
石舜华好笑:“爷怎么还这么实在啊。由四弟出面自然不能真喝。”
“那也不能一点也不喝。”太子道, “老四的酒量孤知道, 策凌四杯, 他喝一杯, 他也会比策凌先倒下。”
石舜华:“如果策凌的酒全是烈酒, 四弟的就是最淡的酒, 像水一样, 还能醉吗?”
“分开倒酒?”太子问。
石舜华:“四弟是皇子, 也是贝勒, 他日抵达赤峰, 蒙古部落首领齐聚一堂, 四弟肯定是与他们同坐, 万万不会和策凌这些没爵位的世子们坐一块。
“到时候给蒙古人上烈酒, 四弟自带酒壶过去,蒙古人喝的畅快淋漓,不会注意到两瓶酒不一样。即便注意到, 也会认为四弟的酒较好,毕竟他的身份摆在那儿呢。”
太子想一会儿:“孤明儿跟胤禛说说。”
胤禩觉得办法可行,四贝勒胤禛却有点担心。到了赤峰, 康熙设宴款待蒙古众人时, 胤禛便拉上胤禩和他一起去找策凌。
康熙这个老父亲和全天下当爹的一样, 觉得自家儿子最好,也不吝别人知道。跟蒙古老王爷们唠家常时, 没少拐弯抹角显摆太子, 从而提醒蒙古一众, 别瞎折腾,大清后继有人,太子比不朕差。
早年太子是真精明能干还是昏聩,蒙古一众不清楚。但康熙亲征噶尔丹,一走好几个月不问朝政,京城没出乱子,蒙古部落首领不敢小觑太子了。
去年夏天太子妃去三公主和五公主府,蒙古王爷都知道,但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御驾回銮,蒙古各部落首领托人打听,三公主府血流成河,五额驸格日乐图的五个妾被卖掉。没过多久关外又多一万精兵,蒙古各部首领虎躯一震,太皇太后走没几年,紫禁城又出个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二十来岁的时候,可没太子妃这么横。蒙古各部首领虽说不想承认,可依然嘱咐妻儿见着太子妃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
有可能尚公主的策凌更是被家中长辈反复叮嘱——来到赤峰好好表现,没事别出去瞎转悠。看到太子和太子妃尽量绕道走,绕不过去主动过去请安,多听少说。这对天家夫妇若问他什么问题,知道就知道,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就说不知道。
策凌觉得长辈们太过紧张。太子妃厉害,也管不到他一个蒙古世子身上。不过,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策凌也就没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事,嫌帐中太闷,也只是在帐篷附近走走。
晚宴开始前,策凌远远看见太子想上去打招呼,太子转身去别处了。后来看到太子,中间隔着七八张桌子,策凌顿时觉得长辈们多虑,只要他不主动找太子,待圣驾回京他也没机会跟太子搭话。
策凌放松下来,开始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四贝勒和八贝勒联袂而至,策凌不禁睁大眼,险些被嘴里的肉噎到。
蒙古额驸无需太过聪明,只要不笨,能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就成了。
胤禛见策凌慌慌张张起身,脸上的表情堪称滑稽,明明快二十岁的人,应变还不如胤禩十六岁的时候,瞬间确定其不是个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人,以后骗不了六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