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娘,今年的粽子比去年好吃。”十一道,“这里面包的猪肉不错。”
九皇子替他丢人:“那是火腿。”
“火腿不是肉?”十一反问。
九皇子语塞。
十一像占到便宜似的,看他一眼,就说:“我和十三弟一起出来的时候,十三弟拐去东宫了。估计是跟太子和太子妃一起过节。”
“那两口子倒是会雪中送炭。”宜妃咽下嘴里的粽子,“你没问十三?”
十一皇子:“问了又不能怎么样,问那么多做什么。额娘,十三弟的生母真的快不行了?”
“听说有所好转。”宜妃道,“我估计好转也是回光返照。你汗阿玛挺喜欢十三,你对他好点,你汗阿玛看见了也会感到欣慰。”
十一皇子又夹一个粽子:“那也不如东宫做的好。”
“娘娘,奴婢刚收到消息,八公主和十公主也在东宫。”宜妃的心腹嬷嬷匆匆进来,“太子妃的大宫女阿笙去请的。”
“噗!”九皇子险些喷他弟弟一脸,“我这个二嫂,再也没有比她会来事的了。”
宜妃忍不住附和:“十三最在乎的除了他生母便是两个妹妹,太子妃今天这顿饭算是把十三笼络到东宫了。”
“二嫂不请八妹和十妹,十三哥也向着东宫。”十一皇子道,“额娘,别把二嫂说得机关算尽。”
九皇子:“你以为只是一顿饭?公主所那些子奴才,一贯跟红顶白,十三弟的额娘一走,指不定以后怎么克扣八妹和十妹的东西。
“太子妃二嫂名声在外,内务府管事嬷嬷都怯她。不用她插手,八妹和师妹每个月去东宫一次,就算什么都不讲,只去东宫坐一会儿,公主所的奴才也不敢偷奸耍滑。”
“额娘也可以这样做。”十一皇子道,“你们明知道十三弟最在乎两个妹妹,都没喊八妹和十妹一起过端午,只有二嫂这么做了,就别说她耍手段。”
“咱娘仨一块聊天,不过是话赶话,瞧你小子这德行,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太子妃是你亲二嫂呢。”宜妃抬手给十一皇子一记爆栗。
九皇子:“额娘别怪他,他和弘晋两个跟亲兄弟似的,他不护着东宫才怪呢。说起来这都五月份了,汗阿玛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宜妃:“只有太子知道。”
十一皇子:“待会儿我得去跟太子二哥说说,帮我瞅着汗阿玛心情怎么样,汗阿玛高兴的时候再跟他说说上书房改时间的事。”
十一皇子身子弱,早年随时可能一命呜呼,以致于宜妃不敢要求小儿子跟三皇子胤祉似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希望他能顺顺利利长大。
上书房改了时间,十一皇子早上能多睡一个时辰,宜妃乐见其成:“你见着太子的时候,说话别没大没小,对他恭敬些。”
“儿子不敢不恭敬。”十一弟道:“别看太子二哥这几年越发稳重,跟没脾气似的。你不知道,去年八哥和八嫂吵架,请他过去劝架,他可倒好,要替八哥休妻。
“我后来找人打听一下,当天安亲王福晋和玛尔珲兄弟都过去了。隔壁五叔府上的门房说,玛尔珲从八哥府里出来的时候耷拉着脑袋。估计是被太子二哥训的。”
宜妃:“我以前好像听你汗阿玛说过,他养太子是参照了始皇帝养扶苏,武帝养刘据,太宗养李承乾,再看看太子的那些师傅,前工部侍郎徐潮,《明史》总裁汤斌,还有如今辅佐太子代理政务的那些臣工……你们跟太子比起来,真像是皇上过继的。”
“额娘,正吃着饭,别说这些心堵的话行不行。”十一皇子道,“在培养储君这点上,二哥还真得向汗阿玛学学。弘晋养的跟东宫嫡长子似的,弘晏和弘曜哥俩如今还睡一块。四个儿子一样养,以后够他头疼的。”
“如今也够他头痛的。”九皇子道,“弘晋还好,一直知道自己的身份,跟弘晏和弘曜在一块时,做什么都让着他俩。
“只是弘晏和弘曜前后没差一刻钟,无论立哪一个,另一个都不服。别看他俩如今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康熙看着坐在左手吃粽子的两个嫡孙,见小哥俩的动作都一模一样,不禁犯愁。回到宫里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太子叫到跟前:“听说你叫张廷瓒给弘晏和弘曜开蒙?”
盛夏时节,太子从东宫到乾清宫就热一头汗,擦掉额角的汗水才说:“还没开始。后天七月初五是个好日子,儿臣打算后天送他们过去。”
“他俩你看好哪一个?”康熙道,“朕快五十岁了,不知道哪天就起不来,你不安排好,朕走得也不安心。”
太子心中一凛,他爹连一根白头发都没有,怎么突然说这些丧气话?难不成是因为比他小十六岁的章佳氏油尽灯枯,汗阿玛终于意识到自己也老了:“儿臣拿不定主意。汗阿玛觉得弘晏和弘曜哪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