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少数不以为然,认为秦柳二人吃饱了没事干的,多管闲事的,大多数宾客,内心还有一处善地,都纷纷称颂不已。
反正这银子也不从他们的口袋出。
而有一些特别精明的商人们,在拍马屁的同时,也打算再捐献一些银两资助弃婴堂的成立,无非就是为了讨好秦柳二人。
这件事现在看来,除了让在场宾客歌颂几句菩萨心肠外,也没显出什么功效来。
但等到二十年后,有许多女子纷纷走出家门,进入工厂,女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开始大大提高时,许多迂腐不堪的人暗自磋叹,认为秦韵当日建弃婴堂就是一场阴谋。只可惜,当时许多人都被婚礼的繁华迷了眼,没有看到这背后的谋算。
洞房花烛,是人间最美时。
尤其对男人而言,柳折眉不知是喝多了酒的缘故,或许还有其他原因,他的眼神一点都不像平日那么淡定,灼热的仿佛要将取了盖头,一身红衣的秦韵给燃烧殆尽。
两人双目对视,千言万语,一切都在不言中。
跨越了两世,她终于结婚了!
红帐低垂,鸳鸯交颈,一时多少缠绵悱恻!秦柳二人成婚后过了半年,柳折眉这一次外放,这次他外放为一省巡抚,是妥妥的封疆大吏。
而秦韵也利用这段时间,将锦衣卫彻底收拢到了她的手中,安插了她的亲信,但这次,她却没有留在京城,而是跟柳折眉去了任上。
这是秦韵故意为之的,因为在她看来,前一段时间,朝堂的清洗还不到位,她还是需要让刘瑾跳出来,折腾上两三年。
再清洗一番,而她借机跟着柳折眉上任,主要是她打算开始改革大明朝的军制了。
任何政治改革,如果没有兵权在手,最终成功的可能性都要打个折扣。
而大明的军制,到了现在也不得不改了。
她和朱厚照商议之后,打算建立大明皇家军校。
朱厚照这熊孩子任第一任校长。
但这种尝试在京城,阻力太大,秦韵就打算先到地方实行,因为,柳折眉再一次外任,是打算继续推进商业的兴盛发达。改变固有的生产模式。
而秦韵则成了大明皇家军校的第一任祭酒。
办理军校的最大阻力在勋贵身上,大明朝的兵权基本在勋贵手中掌控,秦韵之所以改革军制,就是打算打破勋贵们对军权的垄断。
如果在京城大张旗鼓地搞,势必要引起勋贵们的过激反应。
但秦韵也明白,不能完全把勋贵们排除在外。
因为她的大明皇家商业会所取得的高额利润,将勋贵们拉拢了一些,她现在只是告诉勋贵们,海外有多么富饶的黄金宝石,要占领那些国土,就需要学习航海技术,还有新式的炮击技术等等。
建议这些勋贵们派出家中一些子弟,进入军校,当做未来的军官来培养,然后,又聘请一些有名的将领做军校的老师。进一步分化勋贵的力量。
至于下面的卫所,那些低级军官们,暂时还不被秦韵看在眼里。
英国公作为军校的副校长,到是很爽快地上任了,在他看来,如果他不做,一定有其他人做,勋贵们也不是铁板一块的。
更何况,这还是皇上的旨意,皇上作为大明皇家军校的校长,自己是副校长,不也是一种恩宠吗,总比他现在只有爵位,平常朝政大事,那是文臣的事,没他们的事好吧。
总之,秦韵是各种忽悠,她一直相信,只有利益足够,没有攻不克的堡垒。
大明皇家军校的学子都是从各地的平民和军户里面选拔的,但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要认够至少一百字,才能报名。
并同时规定,除了春耕和一些正常的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等传统的节日,七日休一天,这些学子们不准离开学校一步。
其实,也就是后世的典型军事化管理。
暂定三年一期,在秦韵看来,有三年的时间,至少可以培养出一批令行禁止的学子出来,充当各地卫所的低级军官,至于卫所原有的那些军官们,还有点长处的,可以强制来军校来进修,一些没有长处,还占着位置不拉屎的,该免的免,该杀的杀。
军校第一期,秦韵也不想弄出太多的人,只招收五千名。
别看这五千名,一年的钱粮耗费也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到了第二年,就像现代的学校一样,再次征收五千名新学员。
以此类推,第三年也如此,到了第四年,第一期学员就要毕业了,以后,学员的数目会尽量控制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这噎死秦韵考虑到大明的人口基数做出的一个计划。
开始,军校虽然冠名大明皇家军校,可在其他人看来,不就是要练兵吗?